车广东
,
刘向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磨损试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手段,分析了镁合金AZ91D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截面形貌及相组成,研究了微弧氧化试样和基体试样的磨损性能及三维形貌.结果表明,AZ91D镁合金经微弧氧化处理10 min后,陶瓷层与基体结合紧密,表面有微孔和裂纹存在且较为粗糙,陶瓷层最小厚度达62.9 μm左右.陶瓷层主要由Mg2SiO4相和MgO两相组成,膜层硬度为349.4 HV,摩擦因数达到0.119,其磨损破坏的形式主要为剥离和划伤,微弧氧化试样的耐磨性有所提高.
关键词:
AZ91D
,
微弧氧化
,
陶瓷膜层
,
摩擦
,
磨损形式
王亚明
,
蒋百灵
,
雷廷权
,
郭立新
,
曹跃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于Na2SiO3-KOH-(NaPO3)6-NaAlO2溶液中在Ti6Al4V表面形成了氧化物陶瓷膜.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和相组成,用Nano Indenter XP系统研究膜层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氧化膜分为3层,即过渡层、致密层与疏松层.膜层主要由金红石相TiO2及少量锐钛矿相TiO2组成.膜层中致密层与基底的弹性回复分别为40.5%和14.9%,硬度分别为8.54 GPa和5.5 GPa,弹性模量分别为87.4 GPa和150 GPa,膜层表现出明显的陶瓷特征.
关键词:
钛合金
,
微弧氧化
,
陶瓷膜层
,
组织结构
,
力学性能
王亚明
,
雷廷权
,
蒋百灵
,
贾德昌
,
周玉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3.03.006
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于Na2SiO3-KOH-(NaPO3)6溶液中在Ti6Al4V表面形成了氧化物陶瓷膜.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元素的分布和相组成.研究表明:在恒定的微弧氧化电参数(U+=500V,U_=100V和f=600Hz)下,随氧化时间延长,电流密度逐渐降低,膜层厚度不断增加;相对致密均匀的膜分为3层:过渡层、致密层与疏松层.膜层主要由TiO2(锐钛矿和金红石)相组成,延长处理时间,锐钛矿相及金红石相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金红石相TiO2逐渐增多,而锐钛矿相TiO2减小.膜层相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关键词:
钛合金
,
微弧氧化
,
陶瓷膜层
,
组织结构
但敏
,
童洪辉
,
沈丽如
,
金凡亚
,
李炯
功能材料
选择磷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复合电解液体系,用微弧氧化方法对3种常用的商业铝合金物陶瓷膜分别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等探讨了铝合金中元素Mg对陶瓷层的组织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的调制作用,并借助硬度、摩擦磨损测试评价了膜层的性能。结果表明膜的相结构主要为γ-Al2O3,α-Al2O3和AlPO4,并含有少量Mg、Cu、Zn、W元素;随着Mg含量的增加表面组织更加细密,膜层中大尺寸缺陷减少;膜层中α-Al2O3含量随Mg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少,当Mg含量接近2.5%时,膜层中只剩下γ-Al2O3;硬度与摩擦磨损测试显示Mg含量的增加导致硬度和耐磨性能下降。
关键词:
合金元素
,
铝合金
,
微弧氧化
,
陶瓷膜层
刘元
,
李兴俊
,
龚正朋
表面技术
采用NaAlO2-NaOH体系,对7A09超高强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研究了微弧氧化时间对陶瓷层厚度、显微硬度、表面及截面形貌、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参数一定的条件下,陶瓷层的厚度和硬度均随氧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微弧氧化时间为45 min时,陶瓷层的显微硬度达到最高值1070HV0.1;陶瓷层主要由γ-Al2O3组成.
关键词:
超高强铝合金
,
微弧氧化
,
氧化时间
,
陶瓷膜层
,
性能
肖晓玲
,
陈兴驰
,
况敏
,
张吉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以铝酸盐为主的碱性水溶液,对7075超高强度铝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微弧氧化表面处理,通过SEM和XRD对氧化陶瓷层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微弧氧化时间对显微硬度、磨损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陶瓷层致密,厚度大于50 μm,与基体材料形成冶金结合;陶瓷膜层由γ-Al2O3和α-Al2O3两相组成,其中γ-Al2O3相含量较多,并且随着微弧氧化时间的延长,表面粗糙度增加,α-Al2O3相数量增加,陶瓷层具有高的显微硬度(1 423HV0.1),且抗蚀性和抗耐磨性能增强.
关键词:
铝合金
,
微弧氧化时间
,
陶瓷膜层
,
组织和性能
王志申
,
孙志华
,
王强
,
刘明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10.009
针对 ZM6铸造镁合金,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陶瓷膜层,在硅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碱性溶液中,用双向脉冲电源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采用环境扫描电镜(SEM)、X 射线衍射(XRD)研究陶瓷膜层微观形貌及组成,采用拉伸法、中性盐雾试验、轴向加载疲劳试验等方法研究附着力、耐蚀性及疲劳性能等。结果表明:陶瓷膜层大致由表层疏松层、中间致密层以及内部过渡层组成,表层疏松多孔,过渡层与基体紧密结合。陶瓷层与基体结合好,附着力大于50MPa;微弧氧化处理后,大幅度提高合金耐腐蚀性能,中性盐雾大于336h;陶瓷膜层使基体疲劳性能降低18%。
关键词:
镁合金
,
微弧氧化
,
陶瓷膜层
,
耐蚀性
,
疲劳
赵玉峰
,
杨世彦
,
韩明武
材料导报
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直接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层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详细介绍了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陶瓷膜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对微弧氧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等离子体微弧氧化
,
表面改性
,
陶瓷膜层
,
应用
乌迪
,
刘向东
,
吕凯
,
张雅萍
,
王晓军
材料保护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厚度与电解液的浓度成正比关系,但电解液太浓,氧化膜层将会出现许多问题,最终影响使用.在硅酸盐电解液中添加丙三醇溶液,研究了其对镁合金AZ91D微弧氧化过程及所获膜层的厚度、表面形貌与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加入丙三醇能够有效地抑制尖端剧烈放电现象,稳定微弧氧化过程,改善膜层性能;随着丙三醇含量的增加,氧化膜层厚度逐渐降低;添加丙三醇能使氧化膜层表面孔洞变小,微裂纹数量减少,膜层外观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丙三醇对陶瓷层相组成无明显影响,但MgO含量增加,Mg2SiO4的含量则有所降低.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镁合金
,
丙三醇
,
陶瓷膜层
,
尖端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