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军
,
王少娜
,
陈晓芳
,
郑诗礼
,
李世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针对铬盐无钙焙烧工艺浸出液除钒现行钙盐沉钒法钙盐加入量大、需反复调节pH值、脱钒渣含铬酸钙等问题,提出采用铁盐作为沉钒剂进行除钒。考察铁盐加入量、pH 值和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钒脱除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且终液钒浓度低于0.08 g/L,满足后续工艺要求。铁盐除钒可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操作,不需反复调节溶液pH值。渣相分析表明:脱钒渣为吸附钒酸根的氢氧化铁,其中不含铬,进一步探讨氢氧化铁对钒的吸附机理,确定钒酸根通过内层络合方式吸附在氢氧化铁表面。
关键词:
铬酸钠
,
除钒
,
无钙焙烧
,
氢氧化铁
,
吸附
赵东峰
,
田侣
,
丁瑞锋
,
刘桂华
,
周秋生
,
李小斌
,
彭志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计算反应Gibbs自由能和平衡溶解度对铬酸钠碱性液添加石灰除钒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红外光谱研究了含钒溶液的结构变化,研究添加石灰除钒时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298~373 K的范围内,体系中各离子与氧化钙生成相应钙盐的反应自由能绝对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VO3-、CO32-、SO42-、VO43-、CrO42-;同时,各钙盐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溶液中CO32-能分解CaCrO4和Ca3(VO4)2等钙盐,VO43-能分解CaCrO4.除钒过程中除生成Ca3(VO4)2和Ca2V2O7外,还能生成CaCO3、CaCrO4、CaSO4·nH2O等化合物,这是由于石灰加入量过多所致.溶液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H值从13降到9左右,钒酸根由VO43-转化成VO43-和V2O74-共存的结构.除钒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溶液pH值、增大n(CaO )/n(V2O5)或加入高活性石灰乳均可提高除钒率,而溶液中CO32-的存在明显降低除钒率;加入理论用量3倍的石灰,溶液pH值降全10左右时,除钒率可达到85%,相对于工业除钒过程钒渣量减少88%左右.
关键词:
铬酸钠溶液
,
石灰
,
除钒
,
Gibbs自由能
,
平衡溶解度
李信
,
李明
,
梁斌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4.004
高铬型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沉钒后获得了酸性铬溶液,为了生产合格的铬化工产品,必须除去其中的钒.采用硫酸铁为除钒试剂,研究了铁盐加入量、反应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除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铁盐添加量为9(以Fe/V摩尔比计)、反应温度80℃、反应终点pH为6~7时,除钒率可达97%,铬溶液中残留钒浓度小于0.08 g/L,铬损失率小于3.7%,能够满足后续生产重铬酸钠或三氧化二铬产品的要求.
关键词:
钒铬溶液
,
铬产品
,
硫酸铁
,
除钒
,
吸附
张家靓
,
张立峰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7.011
针对钼酸盐深度除钒,计算并绘制了Mo(Ⅵ)-V(Ⅴ)-H2O系中存在的各种单核离子、同多酸根离子、杂多酸根离子随pH以及浓度变化的热力学平衡图,并全面分析了其变化规律,随后利用热力学计算对现有的钼酸盐深度除钒工艺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下降的过程中,VO43-会率先转变为聚合的偏钒酸根离子,而钼则在相对较低的pH下才会形成聚合离子,并且聚合开始时pH还会随着钼浓度的下降而降低.当pH =2.0 ~5.5时体系中会形成大量的钼钒杂多酸根离子.低浓度钼钒混合溶液会在强酸性条件下形成MoO22+和VO2+;,但钒形成阳离子的能力要强于钼.目前钼酸盐深度除钒的工艺从原理上可归为两类,即利用钒在弱碱性范围内会优先生成聚合离子以及利用酸性条件下钒更易生成阳离子的性质.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可较为准确地对这些工艺在处理不同浓度料液时的最佳pH范围进行预测.
关键词:
Mo(Ⅵ)-V(Ⅴ)-H2O系
,
热力学平衡
,
铝钒杂多酸根离子
,
钼酸盐
,
除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