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凤鸣
,
颜培刚
,
陈晓娜
,
韩万金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存在自发凝结的湿蒸汽两相流动,开发了基于汽液两相双流体模型和k-ε-kp湍流模型的计算方法,并对喷管和二维叶栅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某汽轮机末级除湿静叶考虑除湿槽结构的二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指出在叶片表面开设除湿槽结构,能够显著影响涡轮叶栅内的非平衡凝结流动.由于除湿槽对水滴的抽吸作用使得叶栅内成核率峰值降低,且变化幅度减小,因此成核过程更为稳定.除湿槽结构使得叶栅内部大水滴数目减少,尾迹区水滴平均半径减小,叶栅出口湿度下降.
关键词:
涡轮叶栅
,
湿蒸汽
,
自发凝结
,
两相流动
,
除湿
吴海勇
,
曾加庆
,
吴伟
,
刘浏
钢铁
在实验室用间隔式测重和改装的热电偶测温方法研究了细粉煤在微波加热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及升温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能够有效地对细粉煤除湿,微波加热功率对细粉煤除湿率的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试样的除湿率趋于一致并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微波加热细粉煤的升温过程可以分成3个阶段,第1阶段料温迅速上升;第2阶段出现100℃恒温平台,水分快速得到去除;第3阶段已大部分去除水分,试样温度缓慢上升.
关键词:
微波
,
除湿
,
细粉煤
,
升温特性
陈林
,
李震
工程热物理学报
空气调节过程中,冷凝除湿方式要求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限制了空调器效率的提高.本文在传统的热泵空调机组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溶液除湿循环,利用吸湿性溶液调节空气的含湿量,此时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吸湿后的溶液用冷凝器的排热再生.文章计算了复合式空调机组在两种工作模式下的性能,研究了内部冷却流体温度、回热器效能和室外空气状态等因素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溶液式复合空调机组具有较大的温、湿度调节范围,且机组效率较冷凝除湿机组显著提高.
关键词:
空调
,
溶液
,
除湿
,
同步传热
吴海勇
,
曾加庆
,
吴伟
钢铁研究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SEM分析,研究了微波加热比功率、试样初始水分质量分数、细粉煤粒径大小以及加热时间等因素对细粉煤微波加热除湿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出细粉煤微波加热的最优化除湿条件为:比功率8 kW/kg,初始水分质量分数10 %,细粉煤粒径在1.25~2.5 mm,加热时间8 min.极差、方差分析表明:微波加热的比功率和加热时间是影响细粉煤微波除湿的主要因素,细粉煤粒径大小对除湿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经微波加热除湿后,试样小颗粒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细粉煤颗粒表面微观形貌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关键词:
微波加热
,
除湿
,
细粉煤
,
正交试验
,
SEM
梁才航
,
于军强
,
裴丽霞
,
张立志
工程热物理学报
新风独立的湿度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的扩散.热泵除湿是新风独立系统中的一种高效的除湿方式.本文利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热泵除湿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建立了热泵除湿实验台,开展实验验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热泵除湿系统在高温高湿工况下的除湿性能.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量变化时,对该系统的除湿能力和COP的影响.模拟结果亦表明热泵除湿系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的除湿能力和COP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
热泵
,
除湿
,
数值模拟
,
分布参数
张小松
,
殷勇高
,
曹毅然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一种蓄能型液体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基于此方案搭建了一个制冷量为3 kW的蓄能型液体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实验台.通过电加热器模拟60~80℃的低品位热源(太阳能、发动机排气余热、工业余热等),以LiCl水溶液作为除湿溶液,主要研究了在系统稳定运行时,各环境参数对此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除湿
,
蓄能
,
空调系统
,
太阳能
,
性能系数
商汉章
,
白华栋
,
刘伟
,
冯刚
,
师华
,
杨震波
电镀与涂饰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悬索桥主缆腐蚀防护新技术,包括日本的S型缠丝系统、D.S.Brown公司的Cableguard系统和国内的不干性密封膏+缠丝+聚硫橡胶包覆层+ 881系统重防腐涂装材料防护体系.分析了引进S型缠丝系统工艺中在生产和施工工艺、涂装材料及密封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引进、吸收S型缠丝系统,深化Cableguard系统的研究,使它们国产化,结合中国现状研发新的密封系统,提高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是解决悬索桥主缆腐蚀防护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悬索桥
,
主缆
,
腐蚀防护
,
缠丝
,
除湿
,
柔性涂层
汤卫华
,
张琪
,
张龙龙
,
林碧亮
,
李军
,
吴文宏
膜科学与技术
采用3种不同结构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用于低压高湿空气除湿,研究了进气压力、进气流量和吹扫气量对这3种不同结构膜组件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吹扫气分配结构的膜组件具有更好的除湿性能,提高进气压力、减小进气量、提高吹扫气量都有利于提高膜组件的除湿性能.在0.03 MPa进气压力、5 m3/h进气流量和30%吹扫比条件下,具有吹扫气分配结构的膜组件可将湿度为95%的湿空气除湿到43.5%.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
低压
,
空气
,
除湿
,
结构
李国民
,
李俊凤
,
刘静芝
,
吴庸烈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3.001
考察了一系列共混改性聚酰亚胺(PI)膜的亲水性、共混溶液的表观粘度,结果表明,随着季胺盐(BAN)量的增加,膜的亲水性增强,溶液的表观粘度增大,出现了盐增粘现象.测试了一系列共混改性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除湿性能,增大压力和增加吹扫气流量,对组件除湿十分有利,尽管组件的除湿性能并不是一直随着膜的亲水性增强而提高,但是适当增加亲水性盐(BAN),膜的除湿性能会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共混改性
,
聚酰亚胺
,
季胺盐
,
亲水性
,
除湿
熊珍琴
,
代彦军
,
王如竹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依据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锂溶液对空气中水蒸气的不同的吸收能力,提出并搭建了两级双溶液除湿/再生模块实验装置.对氯化钙溶液的预除湿能力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处理空气流速、氯化钙溶液流速和氯化锂溶液流速对模块的除湿性能的影响,以及再生空气速度对系统再生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了系统的能耗情况,在增加空气热回收率为50%的再生空气热回收器的典型工况下,最低平均再生热量降低至3.3 kJ/g,系统COP为2.05.
关键词:
双溶液
,
除湿
,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