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掩刚
,
牛楠
,
任思源
,
赵龙波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NASARotor35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手段深入分析了该转子在近失速工况的流动特征,针对其叶片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和上端壁处严重的二次流动,对比研究了叶表抽吸和上端壁抽吸对该转子流场结构以及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抽吸形式均使压气机的压比和效率有所提高。叶表抽吸可有效控制叶片通道激波,减小叶片吸力面的分离区,其最佳位置位于通道激波之后附面层发展处,在最佳抽吸量时压比提高了1.85%,效率提高了8.53%。上端壁抽吸有效地改善了近端壁区域的进出口气流角,其最佳位置位于叶片近前缘处,在最佳抽吸量时压比提高了0.86%,效率提高了4.54%。
关键词:
跨音速压气机
,
附面层抽吸
,
抽吸位置
,
抽吸量
羌晓青
,
王松涛
,
林伟春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亚音速多级低反动度高负荷轴流压气机的设计概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此设计概念,结合附面层抽吸技术,将某11级轴流压气机改为7级,并对具有典型流动特征的末两级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多级低反动度高负荷轴流压气机的设计概念是可行的.
关键词:
高负荷
,
轴流压气机
,
低反动度
,
附面层抽吸
,
分离流动
王松涛
,
羌晓青
,
冯国泰
,
林伟春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概念,并讨论了该压气机的设计要点和应用范围;分析了抽吸掉的附面层内的低能高熵流体的可能利用途径,以及对于不同的利用方式,效率的评估方法;基于上述概念设计了一台亚声速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详细地分析了该压气机的气动参数选取与分布特点,以及该压气机内部的三维分离流动及其控制规律.
关键词:
高负荷压气机
,
低反动度
,
附面层抽吸
,
分离流动
郭爽
,
宋彦萍
,
陆华伟
,
陈浮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实验对比了低速条件下抽吸来流附面层前后某大转角扩压叶栅性能的变化。在叶栅壁面进行了墨迹流动显示,并对叶栅出口截面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入口附面层主要影响的区域是损失比较严重的吸力面/端壁角区。减薄大转角扩压叶栅的入口附面层可有效抑制栅内端壁附近的横向二次流、抑制角区分离、降低损失。当吸气量为入口流量的2.5%时,总压损失降低幅度达24 6%。
关键词:
附面层抽吸
,
大转角扩压叶栅
,
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