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瑶
,
宣天鹏
,
张丽丽
,
闵文锦
金属功能材料
借助电化学分析仪、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等对稀土掺杂化学镀Fe-P镀层的阴极极化曲线、镀层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稀土Ce使得Fe-P合金镀层的极化度减小,析出电位正移;随着镀液中稀土Ce加入量的增加,镀层中的Fe含量减小、P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镀层表面由不规则条索状物构成,稀土添加可使表面条索状物尺寸减小、细化.
关键词:
稀土Ce
,
化学镀Fe-P合金
,
镀层成分
,
表面形貌
王胜民
,
何明奕
,
史庆南
,
陈君若
,
彭增华
材料保护
为加深对机械镀锌层组织结构的认识,以球状锌粉为原料,通过机械镀方法制备了锌防护层.运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备的能谱仪观察了镀层的结构形貌,分析了镀层的化学成分;采用XRD技术分析了镀层的物相组成;采用贴滤纸法对镀层进行了孔隙率测试.结果表明,镀锌层是由锌粉颗粒、空隙、金属锡、金属M等构成的多相混合体系,镀层具有一定的致密度;镀层属于由少量Sn,M和大量Zn构成的金属复合镀层,镀层中没有合金相产生;锌粉颗粒是镀层的主体,部分锌粉颗粒发生团聚.
关键词:
机械镀锌
,
组织结构
,
镀层成分
,
孔隙率
赵文
,
张欢
,
刘芳芳
,
魏自创
,
张红强
,
戴亚堂
材料保护
为了克服塑料表面酸性高温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局限性,研究了中低温碱性镀液中聚丙烯(PP)塑料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用能谱(EDS)分析了镀层成分,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镀层的相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及参数:基材在350g/L CrO3,200mL/L 98% H2SO4中于75℃下粗化30min;再在含15g/L NiSO4·7H2O,30g/L NH4Cl,30g/L NaH2PO2,10g/L柠檬酸钠,5mg/L1,4-丁炔二醇,pH=9.2的镀液中于32℃下施镀30min。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镀层为非晶态结构的Ni-P合金层,其中P的质量分数为9.28%;镀层表面均匀光亮,与基体结合牢固,耐蚀性较好。
关键词:
化学镀Ni—P合金
,
聚丙烯塑料
,
镀层成分
,
相结构
,
性能
王憨鹰
,
刘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5.025
通过正交试验法对NdFeB磁体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的镀液配方和施镀工艺进行优化,获得NdFeB磁体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的最佳成分配方为:硫酸镍30 g/L,钨酸钠20 g/L,次亚磷酸钠40 g/L,络合剂30 g/L,缓冲剂30 g/L,pH值8.分析镀液pH值和镀液中Na2WO4·2H2O浓度对沉积速度和镀层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镀液pH值增加,沉积速度提高,镀层中W含量升高,Ni含量和P含量逐渐降低;随镀液中Na2WO4·2H2O浓度的增加,镀层中W和P含量升高,Ni含量降低.
关键词:
化学镀
,
Ni-W-P合金
,
NdFeB
,
正交试验
,
镀层成分
赵丹
,
杨立根
,
徐旭仲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1.011
目的 通过研究低碳钢表面碱性化学镀Ni-Zn-P合金镀层的沉积行为及其沉积机理,对化学镀Ni-Zn-P有进一步认识. 方法 采用碱性化学镀方法,改变施镀时间在低碳钢表面化学镀Ni-Zn-P合金镀层.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镀层的表面和断面形貌,用电子能谱仪分析镀层表面和断面成分. 结果化学镀Ni-Zn-P合金镀层的形成过程是:固液界面形成原子团寅原子团在能量较高的地方择优沉积寅原子团累积生长寅向周围延伸扩展寅覆盖整个机体寅形成完整镀层寅均匀叠加生长. 试样表面成分检测表明,施镀1~3 s内表面出现Ni元素,Ni质量分数在3 min时达到最大值75. 93%,此后维持相对稳定;施镀1 min时表面出现P,P质量分数随施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在30 min时达到最大值12. 03%,此后维持相对稳定;施镀5 min时表面出现Zn,随着施镀时间的延长,Zn沉积量变化不大. 表面和断面成分分析表明,化学镀Ni-Zn-P合金镀层的沉积过程不是Ni,Zn,P三种元素同时沉积,而是Ni优先沉积,然后Ni和P共沉积,最后Ni,Zn,P三种元素共同沉积. 根据能斯特方程算得沉积电位ENi2+/Ni=-0. 337 V, EZn2+/Zn=-0. 906 V,两者的沉积电位相差较大,说明该化学镀条件下不能发生合金共沉积. 结论 推测化学镀Ni-Zn-P合金镀层是催化诱导还原反应沉积机理,即在镍还原诱导下引发的Zn共沉积.
关键词:
低碳钢
,
碱性化学镀
,
Ni-Zn-P合金镀层
,
组织形貌
,
镀层成分
,
沉积机理
徐明丽
,
张正富
,
杨显万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5.010
在由FeS04*7H2O、Pd(NH3)2Cl2、磺基水杨酸和(NH4)2SO4组成的镀液中,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Pd-Fe合金镀层,并研究了各种电镀工艺条件对钯铁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Fe2+浓度与增大脉冲电压均使镀层中铁含量增加;在导电盐浓度低于0.1 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镀层中铁含量增加;用乙二胺调节溶液pH值所获得的镀层铁含量比用氨水调节要高些;增大镀液pH值、延长脉冲关断时间和延长施镀时间均使镀层中铁含量减少;升高镀液温度,镀层中铁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在约60 ℃时有最小值.因此,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可获得所需Pd/Fe原子比不同的钯铁合金镀层,为制备L10型晶体结构钯铁合金中Fe/Pd原子比为1:1的基本要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镀
,
钯铁合金
,
镀层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