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刚
,
杨冠军
,
毛小南
,
张鹏省
,
韩栋
,
张拓燕
机械工程材料
分析了常规锻造和特种锻造及后续热处理对TC11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锻温度为950℃时,TC11钛合金经特种锻造得到网篮组织,其锻态及热处理后的性能均优于常规锻造的(等轴组织);终锻温度为950℃时,两种锻造方式得到的钛合金性能均优于980℃的(等轴组织);TC11钛合金经950℃特种锻造后再结合高温均匀化和双重退火处理,得到的片状编织组织可使材料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沈立华
,
朱宝辉
,
刘彦昌
,
袁红军
,
王培军
,
陈睿博
,
刘守田
钛工业进展
TA23钛合金铸锭在β相区经过变形量为88%的两镦两拔锻造,然后在α+β相区进行锻造,变形量分别为36%(工艺1)和56%(工艺2),最终得到135 mm×960 mm×1 050 mm的板坯.采用金相显微镜、材料拉伸试验机和超声波探伤仪对TA23钛合金板坯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内部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相区进行变形量为36%的锻造得到的板坯组织为网篮组织,变形量为56%得到的板坯组织为等轴组织;增大变形量有利于进一步细化组织,提高塑性指标,降低超声波探伤杂波水平;采用工艺2锻造的TA23钛合金板坯可用于生产船用板材.
关键词:
TA23钛合金
,
板坯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岳旭
,
冯浩
,
马恩惠
,
李巍
,
马宝军
,
董洁
,
李渭清
钛工业进展
通过两种工艺锻制了矱350 mm的大规格TC17钛合金棒材,比较了经两种工艺锻制的棒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杂波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相区采用镦拔变形使变形量大于60%,并在两相区进行拔长,使变形量大于65%,再经840℃×2 h/AC +800℃×4 h/WC +630℃×8 h/AC 热处理,可得到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 GJB 2218 A-2008标准要求且探伤杂波水平可达矱3.2 mm -9~-12 dB的矱350 mm TC17钛合金棒材。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杂波水平
沙爱学
,
李兴无
,
王庆如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普通模锻试验方法,研究了TC18高强度β锻造钛合金工艺参数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可以用一个新参数手β锻造综合参数)来表征以上加热温度与相变点温差T和单相区保温时间t对合金力学性能的综合影响;当取=T+0.1t时,合金的断面收缩率中、冲击韧度aKU上升而线性下降;断裂韧度KE、疲劳极限D与之间具有峰值关系;芎与合金8晶粒平均直径D线性相关。
关键词:
高强度TCl8钛合金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朱军
,
张亚军
,
李桂鹏
,
张春恒
,
张全
材料开发与应用
深冲铌带主要应用于电解电容器行业,深冲铌带不但要满足内部晶粒尺寸的要求,而且要满足其后续加工的力学性能要求.深冲铌带要经过多次的拉伸,对铌带的生产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了锻造、轧制、热处理3个关键工艺,确定了能够满足电解电容器行业用深冲铌带的生产加工工艺.
关键词:
深冲铌带
,
晶粒尺寸
,
锻造工艺
,
轧制工艺
,
热处理工艺
董长升
,
李渭清
,
蔡建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1.072
研究了精锻及热处理工艺对TC11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TC11合金棒材显微组织中长条α及大块α相的产生, 是由于原始坯料组织粗大及不均匀造成的, 长条α相或粗大α相具有组织"遗传性", 在"α+β/β"相变温度以下加热, 多火次大变形量锻造, 很难将其消除, 只能使其形状大小发生有限程度的改变.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
棒材
,
锻造工艺
,
热处理
,
组织
董洁
,
王永梅
,
王韦琪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2.02.007
通过两种锻造方案试制TC4合金φ450 mm超大规格棒材.分析了两种方案生产的棒材组织、力学性能和探伤杂波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铸锭经过镦-拔工艺开坯,进行1次“高低高”锻造,然后在相变点以下30~50℃进行变形量大于85%的成品锻造,可生产出组织和力学性能满足GJB 1538标准要求、探伤满足GB/T 5193 -A级要求的TC4合金φ450 mm大规格棒材,且棒材的组织均匀性好.
关键词:
TC4合金
,
大规格棒材
,
锻造工艺
,
力学性能
,
显微组织
费跃
,
朱知寿
,
王新南
,
李军
,
商国强
,
祝力伟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2.003
研究准β锻造工艺和两相区锻造工艺对新型低成本Ti-Al-Mo-Cr-Zr系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金相显微镜(0M)观察新型低成本钛合金不同锻造工艺后的退火态组织特征,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合金的断口形貌,并测试合金的拉伸性能、断裂韧度等主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采用两相区锻造工艺(895℃),获得双态组织,β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约占40%的等轴初生α相;合金的强度和塑性较高,其中抗拉强度σb=1054 MPa,延伸率δ5=17%,断面收缩率ψ=51%;但断裂韧度偏低,KIC =63 MPa√m.采用准β锻造工艺(940℃),获得网篮组织,细小的板条状次生α相交织分布,无初生α相;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有所降低,抗拉强度σb=1008 MPa,延伸率δ5=13%,断面收缩率ψ=33%;但断裂韧度较高,KIC=86 MPa√m.随着锻造温度从两相区895℃升到β单相区940℃,新型低成本Ti-Al-Mo-Cr-Zr系钛合金强度变化幅度小,而断裂韧度、塑性,特别是断面收缩率性能指标对锻造温度变化反应敏感.
关键词:
低成本钛合金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刘东
,
罗子健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2.006
在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通过控制δ相获得细晶组织的IN718合金锻件的锤上锻造工艺(以下简称细晶锻造工艺).通过光学金相检验, 室温和650 ℃拉伸试验, 650 ℃光滑和缺口持久试验研究了细晶锻造工艺对IN718合金锻件的组组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工艺可获得晶粒尺寸11 μm (ASTM10级)以下, 且晶粒组织均匀的IN718合金锻件.锻件的力学性能指标能达到, 甚至超过DA锻造工艺生产的IN718合金锻件的水平.上述结果是由于, 所提出的锻造工艺要求在终锻工序之前, 坯料在900 ℃保温4 h, 即进行所谓中间热处理, 以使δ相适当析出, 形成魏氏体组织.这种组织, 一方面, 保证终锻后锻件的晶粒细小而均匀, 从而达到要求的强度指标;另一方面, 使δ相在终锻后直接时效过程中在晶界上呈不连续的颗粒或短棒状分布, 从而使锻件的持久性能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关键词:
锻造工艺
,
细晶锻造工艺
,
δ相析出
,
IN718合金
何沂桂
,
满廷慧
,
谭利
,
詹肇麟
,
雍岐龙
,
包耀宗
机械工程材料
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铌-钒微合金非调质钢进行热压缩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变形(锻造)工艺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量为15%的低温(850℃)锻造能促进铌-钒非调质钢的组织细化,增加铁素体含量;减小冷却速率有利于先共析铁素体的生长,铌的加入使试验钢的再结晶终止温度提高,起到细化组织的作用,同时碳氮化物的析出促进了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成,使铌-钒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组织得到改善.
关键词:
锻造工艺
,
铌
,
非调质钢
,
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