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两亲嵌段自组装模板法制备结构可控纳米杂化材料

王慧庆 , 朱长健 , 陈松林 , 王嵩 , 聂康明

材料导报

以窄分布两亲嵌段共聚物MPEG-b-PS在甲苯中自组装形成的反胶束为纳米模板制备了银纳米杂化材料;通过TEM、UV对杂化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还原剂水合肼用量对银纳米粒子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尺寸随着还原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水合肼用量分别为溶液质量的0.5%、1.0%、2.0%、5.0%时,相应得到的银纳米粒子尺寸分别为3~4nm、7~8nm、10~12nm、20nm,说明通过调整还原剂用量可控制纳米杂化材料的尺寸.

关键词: 两亲 , 胶束 , 自组装 , 模板 , 银纳米

银纳米粒子探针等离子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抗坏血酸

苏小东 , 贾云 , 李毅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00125

利用抗坏血酸(VC)还原银氨溶液生成具有强烈等离子体共振散射特性的银纳米粒子,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信号的增强,散射最大峰位于544 nm. 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与抗坏血酸浓度在0.2~7 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8.1 nmol/L. 抗坏血酸的氧化产物能与银纳米粒子相互作用使之分散均匀且保持稳定,因此该体系不需要添加稳定剂或分散剂. 以此建立了用银纳米粒子为探针的测定抗坏血酸的高灵敏、简捷的共振散射新方法. 同时讨论了最佳反应条件和其它影响因素. 该方法用于VC片及饮料中抗坏血酸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5%~97.0%之间. 结果表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和回收率较好等优点.

关键词: 检测 , 银纳米 , 共振散射 , 抗坏血酸

银/二氧化硅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壳层厚度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

郑义智 , 王海水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15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银/二氧化硅核壳材料(Ag@SiO2),对SiO2壳层厚度进行了有效调控,并系统研究了壳层厚度对银的等离子体共振峰(LSPR)以及对折射率灵敏度(RI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SiO2壳层包覆厚度的增加,银纳米颗粒的LSPR吸收峰呈现先红移后蓝移的规律.对于粒径为50 nm的银纳米颗粒,当SiO2壳层达到65nm时,LSPR最大吸收波长为465nm.进一步增加SiO2壳层厚度,LSPR发生蓝移并且强度变弱,当SiO2壳层达到120nm时,LSPR吸收峰已无法清晰辨认.研究了Ag@SiO2材料的RIS效应,发现随着SiO2厚度的增大RIS效应逐渐变小.

关键词: 银纳米 , 二氧化硅 , 核壳结构 , 等离子体吸收峰 , 折射率灵敏度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