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一种含铱共聚物及其性能与应用

徐清 , 刘羡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A)研究了一种含铱配合物的新型共聚物PVKIr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20.04℃,起始分解温度(Td)为454.3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利用该聚合物为发光材料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ITO/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45 nm)/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25%PVKIr(80 nm)/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咯啉(BCP)(15 nm)/三(8-羟基喹啉)铝(Alq3)(30 nm)/LiF(1 nm)/Al,其最大发射峰在532 nm,起亮电压为13 V.该器件在驱动电压为21 V时,达到最大亮度86cd/m2,而此时电流密度为192 mm/cm2.

关键词: 铱配合物 , 共聚物 , 热性能 , 电致发光

一种含液晶基元的新型铱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

逄辉 , 郑成武 , 曹建华 , 张兴 , 华瑞茂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5.0752

为了实现溶液化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制备和应用具有高溶解性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本工作设计和合成了一种含液晶分子中常用的丙基双环己基二氟苯基结构单元的配体及其铱配合物 Ir(cfpp)2(acac)(cfpp =2-(2,3-二氟-5-[trans,trans-4′-丙基-(1,1′-双环己基)]苯基)吡啶);acac =乙酰丙酮负离子)。以其作为绿色发光掺杂材料,按照2%、4%和8%的掺杂含量旋涂制备了 OLED 器件,器件结构为 ITO/PEDOT∶PSS/PVK∶PBD∶Ir(cfpp)2(acac)/ TPBi / LiF / Al。当掺杂浓度为8%时,器件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24 nm,最大发光亮度达到3600 cd/m2;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时,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2.0 cd/A 和0.6 lm/W,具有较强的电致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含液晶结构单元设计和合成高溶解性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可行的研究思路,为制备可旋涂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铱配合物 , 液晶基元 , 电致磷光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一种正丙基环己烷修饰红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

逄辉 , 张兴 , 曹建华 , 胡琳琳 , 华瑞茂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5.0429

为了提高铱配合物材料的溶解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将正丙基环己烷引入到配体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红色磷光铱(Ⅲ)配合物Ir(pcpiq)2acac(pcpiq=1-[4-(4-丙基环己基)苯基]异喹啉,acac=乙酰丙酮负离子).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循环伏安测试和差热扫描分析对其光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其作为发光材料,按照4~12%的掺杂浓度,分别以真空蒸镀和溶液旋涂工艺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结果显示,以Alq3为主体的蒸镀工艺制备的器件,EL光谱发射峰位于639 nm,亮度达到5 987 cd/m2,10 V电压时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6.11 cd/A和1.64 lm/W,器件发出了较纯正的红光,其色坐标位于(0.68,0.32).

关键词: 铱配合物 , 正丙基环己烷 , 红色磷光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橙红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丁国华 , 荆淑萍 , 许兆武 , 徐仲玉 , 田禾 , 高佳 , 马东阁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5.009

合成并表征了配体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2种新型铱配合物,三[N,N-二(4-甲苯基)-4-(2-苯并噻唑基)苯胺]合铱(Ir(bpmp)3)和三[N,N-二苯基-4-(2-苯并噻唑基)苯胺]合铱(Ir(bpp)3). 以铱配合物Ir(bpmp)3作为发光层,以聚(3,4-亚乙氧基噻吩)(PEDOT)为空穴传输层制备结构为ITO/PEDOT/Ir(bpmp)3/Ca/Al的发光器件,当驱动电压为5 V时,可观察到橙红色磷光,最大发射波长在550~650 nm 之间. 当驱动电压为19 V时,最大发光亮度为20 cd/m2. 最大外功率效率仅为9×10-4 lm/W,最大电流效率仅为4×10-3 cd/A. 外功率效率和电流效率极低的原因是由于将Ir(bpmp)3直接当作磷光发光层,导致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淬灭以及浓度淬灭.

关键词: 电致磷光 , 铱配合物 , 苯并噻唑衍生物 , 光电器件

基于氟代苯并咪唑配体的绿光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吕剑虹 , 马志华 , 丁军桥 , 王利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40050

基于一种氟代的配体2-(4'-氟苯基)-1-苯基-苯并咪唑,在高温(>200℃)条件下直接合成了经式绿光铱配合物mer-Ir(FPBI)3,并通过1 H 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经式构型.不同于以前报道的具有经式构型的铱配合物(<0.1),mer-Ir (FPBI)3在甲苯溶液中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高达0.46.应用该配合物制备了高效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最大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8.5 cd/A和11.8%,色坐标为(0.29,0.58).

关键词: 经式构型 , 铱配合物 , 光致发光量子效率 , 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乙酰丙酮在Ir( acac)3和Ir(acac)3(H2O)中的配位方式研究

常桥稳 , 陈家林 , 刘伟平 , 叶青松 , 谌喜珠 , 余尧 , 陈立桥 , 胡昌义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1.03.013

采用核磁共振谱( 13C、1H- 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乙酰丙酮在铱配合物Ir( acac)3和Ir( acac)3(H2O)中的配位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证实了乙酰丙酮与铱之间的配位方式有2种,即氧键配位和碳键配位.

关键词: 配位化学 , 乙酰丙酮 , 铱配合物

高效蓝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发光性能研究

张丽英 , 曲凌波 , 鲁俊超 , 颜士明 , 樊志琴 , 杨培霞

人工晶体学报

设计与合成了一个新颖的以二(2-二苯基磷基)苯基醚(POP)为辅助配体、2-苯基吡啶(PPY)为第一配体的蓝色磷光铱配合物[Ir(ppy)2(POP)]PF6.配合物[Ir(ppy)2(POP)]PF6的晶体结构表明金属铱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C,C原子采取顺式构象,N,N原子采取反式构象.配合物在聚集态下展示了明亮的蓝光发射,发射主峰位于490 nm,在464 nm处有一个小的肩峰;此外,400 nm处有一个弱的发射带,通过测试配合物的激发态寿命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该发射是来自于配体的T1→S0的跃迁,属于荧光;而490 nm处的发射则属磷光.

关键词: 磷光 , 铱配合物 , 蓝光

铱配合物为核、聚对苯为枝的超支化电磷光聚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袁攀 , 胡苏军 , 应磊 , 杨伟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236

用Suzuki缩聚反应合成了三-(2-间溴苯基吡啶)合铱为核,聚2,5-二辛氧基苯为枝的超支化电磷光绿光聚合物(PPPIrppy).当聚合物中铱配合物摩尔分数大于0.5%时,主体的发射被完全淬灭,电致发光(EL)光谱仅在520 nm处有绿光发射,表明主客体之间发生了有效的能量转移.基于铱配合物摩尔分数为1%的聚合物发光器件(器件结构:ITO/ PEDOT:PSS/emissive layer/Ba/Al,PEDOT: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PSS:聚苯乙酸磺酸钠)在电流密度为40×10~(-3) A/cm~2时,最大电流效率达到2.89 cd/A,器件的最大亮度达到1 689 cd/m~2,色坐标为(0.34,0.59).

关键词: 铱配合物 , 超支化聚对苯 , 绿光发射

一种环金属铱、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

胡峥勇 , 李善佳 , 董新荣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12.160119

设计合成了一种双核环金属铱,铂配合物二[ N,N-2-(2,4-二氟苯基吡啶) C3,N1](吡啶甲酸)合铱(Ⅲ)-C6-[苯基吡啶-C3,N1](吡啶甲酸)合铂(Ⅱ)(FIrPPyPt)。通过核磁共振仪、元素分析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光致发光光谱仪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FIrPPyPt的紫外-可见吸收位于250~450 nm之间,荧光发射峰位于465和493 nm。将配合物FIrPPyPt以质量分数1%~8%掺杂到主体材料聚乙烯基咔唑(PVK)+2-(联苯-4-芳基)-5-(4-叔丁基苯)-1,3,4-噁二唑(PBD)(30%)中制作了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电致发光光谱中,显现出铱配合物和铂配合物的特征峰,波峰位于400、500和530 nm蓝绿光区发射区。该双核配合物用于单掺杂有机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制作简单、色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特点,为单掺杂白光发光器件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

关键词: 铱配合物 , 铂配合物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