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军
,
王少娜
,
陈晓芳
,
郑诗礼
,
李世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针对铬盐无钙焙烧工艺浸出液除钒现行钙盐沉钒法钙盐加入量大、需反复调节pH值、脱钒渣含铬酸钙等问题,提出采用铁盐作为沉钒剂进行除钒。考察铁盐加入量、pH 值和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钒脱除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且终液钒浓度低于0.08 g/L,满足后续工艺要求。铁盐除钒可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操作,不需反复调节溶液pH值。渣相分析表明:脱钒渣为吸附钒酸根的氢氧化铁,其中不含铬,进一步探讨氢氧化铁对钒的吸附机理,确定钒酸根通过内层络合方式吸附在氢氧化铁表面。
关键词:
铬酸钠
,
除钒
,
无钙焙烧
,
氢氧化铁
,
吸附
屈钧娥
,
郭兴蓬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12.003
金属材料在缓蚀剂中受到刮擦会加速溶解,产生相应的腐蚀.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刮伤技术研究了缓蚀剂对探针诱导铜镍合金加速溶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 nN负载条件下,AFM探针在接触模式下对铜镍合金表面持续扫描,可以加速样品在1.5 mol/L NaCl溶液中的溶解,探针刮擦区域有蚀坑;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有机化合物十二胺和无机盐铬酸钠能抑制探针刮擦引起的铜镍合金的加速溶解.
关键词:
缓蚀剂
,
AFM探针刮擦
,
加速溶解
,
铬酸钠
,
有机化合物十二胺
,
铜镍合金
蔡定洲
,
桑革
,
王庆富
,
陈志磊
,
唐县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铬酸钠对铀钛合金在200 mg/L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铀钛合金表面氧化物成分和形貌.结果表明,铬酸钠属于阳极型钝化剂,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溶液温度对铬酸钠的缓蚀效率影响较大,溶液温度高于45℃时,加入100 mg/L的铬酸钠对铀钛合金具有加速腐蚀作用.XPS分析表明,铀钛合金表面形成的钝化膜中铀的氧化物存在两种形式,最外层为UO2+x,内层为UO2;加入铬酸钠后,钝化膜最外层含有UO2+x和多种铬化合物,厚度小于3 nm.
关键词:
失重法
,
电化学
,
铬酸钠
,
铀钛合金
,
XPS
崔金兰
,
张懿
金属学报
采用等温溶解度法研究了Na2CrO4-NaHCO3-H2O体系25和40℃的相关系以及25℃平稳液相的4物化性质(密度、粘度、电导率和pH值), 并用经验和半经验公式计算了平衡液相的密度, 与实验值较为一致.
关键词:
铬酸钠
,
null
,
null
,
null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