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氯离子与铟离子的总浓度比对铟锡氧化物前驱体氢氧化物)粒径的影响

陈林 , 吴伯麟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1073

用络盐法制备了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 通过对铟和锡的络合盐[(NH4)2InCl5·H2O和(NH4)2SnCl6]的制备研究, 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络离子的存在. 通过调节氯离子与铟离子的总浓度比研究了络离子对ITO前驱体(氢氧化物)粒径的影响. 提出了络离子对纳米ITO粉末粒径的影响原理: 络离子的存在, 降低了反应初始溶液中游离In 3+和Sn 4+的浓度, 有利于纳米级ITO粉末的生成. 通过XRD和激光粒度仪对ITO前驱体(氢氧化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铟锡氧化物(ITO) , complex salt method , mechanism , precursor

退火处理对铟锡氧化物粉末的影响

刘喜波 , 陈派明 , 杨硕 , 王政红 , 张秀勤

材料导报

对两种不同比表面积(BET)的锢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进行退火处理,研究和比较了温度对两种粉末微观组织和结构的影响,并对这两种粉末烧结的靶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800~1500℃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后,在1200℃以上,两种比表面积的ITO粉末粒径增长显著,颗粒之间出现了相互合并和结合长大现象,而高BET粉末的粒径增加幅度比低BET粉末的更大;在1525℃烧结后,用高BET粉末烧成的靶材的晶粒和气孔尺寸更大,气孔数量也更多.

关键词: 铟锡氧化物(ITO) , 纳米粉末 , 退火 , 烧结

制备工艺对铟锡氧化物(ITO)粉末粒度的影响

陈林 , 吴伯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纯In,SnCl4·5H2O和盐酸为原料,采用络盐法制备了纳米晶铟锡氧化物(ITO)粉末.通过对铟和锡的络合盐--(NH4)2InCl5·H2O和(NH4)2SnCl6的制备研究,充分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络离子的存在;通过调节氯离子与铟离子的总浓度比(TCl/TIn)研究了络离子对ITO粉末粒度的影响,还系统地研究了沉淀剂的浓度、终点pH值、前驱体洗涤次数和煅烧温度对ITO粉末粒度的影响;通过XRD和激光粒度仪对所制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Cl/TIn=5,沉淀剂为20%的NH4HCO3溶液,终点pH值为6.0~7.0,前驱体的洗涤次数为6次,煅烧温度为700~800℃时所得ITO粉末粒度最佳.

关键词: 铟锡氧化物(ITO) , 络盐法 , 络离子 , 纳米粉体 , 制备工艺

氯离子与铟离子的总浓度比对铟锡氧化物前驱体(氢氧化物)粒径的影响

陈林 , 吴伯麟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6.05.008

用络盐法制备了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通过对铟和锡的络合盐[(NH4)2InCl5·H2O和(NH4)2SnCl6]的制备研究,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络离子的存在.通过调节氯离子与铟离子的总浓度比研究了络离子对ITO前驱体(氢氧化物)粒径的影响.提出了络离子对纳米ITO粉末粒径的影响原理:络离子的存在,降低了反应初始溶液中游离In3+和Sn4+的浓度,有利于纳米级ITO粉末的生成.通过XRD和激光粒度仪对ITO前驱体(氢氧化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铟锡氧化物(ITO) , 络盐法 , 原理 , 前驱体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