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钒铁冶炼炉氧化铝渣的性能分析

吴胜利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5.012

为了探索钒铁冶炼炉氧化铝渣用于耐火材料的可能性,选取完整的氧化铝渣渣饼,剖开后根据其断面不同区域的颜色和致密度分层取样,检测其理化性能、物相组成、颗粒(5~3 mm)强度及水硬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氧化铝渣饼大致可分为三层:以MgO为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为83.89%)的镁砂层,以镁铝尖晶石、方镁石和二铝酸一钙为主晶相的变质层,以二铝酸一钙和镁铝尖晶石为主晶相(二者的体积分数之和在80%以上)的主渣层;各渣层的耐火度大于1790℃,体积密度大于3.0 g·cm-3,吸水率≤2.4%;主渣层的颗粒强度与焦宝石的接近,具有水硬性。综合来看,氧化铝渣可用于耐火材料。

关键词: 钒铁冶炼 , 铝热法 , 氧化铝渣 , 耐火材料

铝热法制备粗钒合金试验

邓斌

钢铁钒钛

以V2O5和Al粉为原料,利用自制竖炉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铝热法制备电解精炼用粗钒合金试验,研究了单位炉料热量和配铝系数对V回收率和合金中Al含量的影响.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单位炉料热量为4080 kJ/kg、配铝系数为100%的条件下,得到的粗钒合金平均含V 92.65%,Al 2.79%,过程中钒回收率平均为84.34%,该种合金可用于电解精炼制备金属钒.

关键词: 铝热法 , 粗钒合金 , 金属钒 , 电解精炼 , 配铝系数

埋炭气氛下碳热、铝热、硅热还原TiO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陈希来 , 李远兵 , 谭俊峰 , 李亚伟 , 赵雷 , 雷中兴 , 金胜利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1.036

通过热力学计算,探讨了埋炭气氛下碳热、铝热和硅热还原TiO2生成Ti(C,N)的可能性、生成途径、生成产物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对3种还原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埋炭气氛下,3种还原反应均可发生且生成的钛的非氧化物是以Ti(C,N)形式存在;在铝热和硅热反应中,不稳定的中间产物AlN和Al4C3会转为稳定的刚玉相,而Si3N4则转化为稳定的碳化硅或方石英;通过比较发现,碳热还原TiO2法是制备钛的非氧化物陶瓷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碳热法 , 铝热法 , 硅热法 , 热力学 , 埋炭气氛

炉外法冶炼高钒铁的工艺参数

郑溪娟 , 彭可武 , 蒲年文 , 马贺利 , 施虎

钢铁研究学报

以VzO5为原料,铝粒为还原剂,采用炉外法还原制取了高钒铁,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达到了提高钒回收率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钒铁的回收率随还原剂铝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用量以过量2%(质量分数,下同)为宜.分别试验了3种不同的精炼剂(纯铝粒、铝硅铁合金和铝钙铁合金)对钒回收率的影响,发现以AlCaFe作为精炼剂,钒的回收率明显增加,是较好的精炼剂.铝热法生产高钒铁时,铝粒的合适粒度为3~4 mm.

关键词: 炉外法 , 高钒铁 , 铝热法 , 精炼剂

微波烧结技术及其在ZrB2合成中的应用

贺智勇 , 李林 , 彭小艳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5.03.016

综述了微波烧结的原理及特点,ZrB2在耐火材料的应用及合成方法等.通过铝热法微波合成ZrB2的试验,指出微波合成方法可有效地降低ZrB2生产成本,扩大其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波 , 合成 , 铝热法 , ZrB2 , 耐火材料 , 应用

提高炉外铝热法制取铌铁收率的研究

罗岚 , 罗会秋 , 周浪

材料导报

炉外铝热法是一种低能耗的金属热冶炼方法.其金属收率较低,是实际生产中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提高铌铁矿炉外铝热法的金属收率,就反应中炉料的单位热效应、矿渣流动性、炉料粒度和铌含量等几个影响收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在实际生产中提高铌铁收率的方法.

关键词: 冶炼 , 铝热法 , 发热量 , 收率

铝热法冶炼高钛铁工艺试验

肖翔鸿 , 刘名扬 , 罗发应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1.04.009

探讨了采用铝热法、以金红石为原料生产65%~75%高钛铁的冶炼工艺,经20kg级(100kg级)、200kg级和500kg级等三个阶段试验,取得了较佳工艺技术条件和较好的技术指标,生产出含钛73.77%的高钛铁,钛的回收率为78.83%,并对试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试验证明,以金红石为原料、采用铝热法冶炼高钛铁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 高钛铁合金 , 铝热法 , 冶炼 , 工艺

铝热法还原含钛高炉渣的试验研究

甄玉兰 , 张国华 , 周国治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5.009

利用铝热法对含钛高炉渣进行还原,还原后的产物为钛硅铝合金和高铝渣,可实现有价元素钛的初步富集.试验结果表明,铝热法还原含钛高炉渣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短时间即可实现渣中钛的有效分离.影响冶炼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还原剂的合理配比、助熔剂CaO的添加量.采取的反应温度为1 600℃,w渣∶wAl=100∶25.98的反应条件下,10 min即可反应完全;同时,添加一定量的CaO有助于实现渣金分离.

关键词: 钛硅铝合金 , 铝热法 , 含钛高炉渣 , 铝粉 , CaO

Cu对铝热法制备的Fe3Al-10%Ni块体纳米晶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

喇培清 , 刘雪梅 , 刘辉 , 卢学峰 , 魏玉鹏 , 白亚平 , 陈经民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1.6.002

通过铝热法制备了Cu含量为2%,4%,6%(质量分数,下同)的Fe3Al-10% Ni块体纳米晶材料,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定了材料的维氏硬度和室温压缩性能.结果表明:Cu含量低(2%)时,合金保持无序bcc结构,晶粒尺寸显著下降;高Cu含量(4%和6%)使合金发生B2型有序化转变.添加Cu元素提高了材料的硬度,但不利于材料塑性的提高.添加2%和6%的Cu元素使材料的屈服强度明显增加,而添加4%的Cu元素使材料的强度明显下降.

关键词: 块体纳米晶 , 铝热法 , Cu元素 , 塑性

铁水预处理条件下铝热还原轻烧白云石的正交试验

周长城 , 王世俊

钢铁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铁水预处理条件下复合脱硫剂中铝热法生成Mg的影响因素.分析了铝、发热剂中Fe2O3和熔点调节剂对轻烧白云石中MgO还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铝和熔点调节剂SiO2,A12O3对轻烧白云石中MgO还原率的影响较大,FeO3次之.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各因素和MgO还原率之间的关系式,并对关系式进行了分析.还原剂Al与MgO还原率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当SiO2,l2 O3和Fe2 O3分别为0.5 mol,0.4mol和0.4mol时,MgO还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58.09%,52.19%和55.5%.

关键词: 轻烧白云石 , 铁水预处理 , 铝热法 , 正交试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