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显东
,
康永林
,
蒋奇武
,
刘仁东
,
孙大庆
钢铁
以高强IF钢(170P1)为研究对象,采用2种不同热轧工艺(常规热轧工艺、铁素体区热轧工艺)及随后相同的冷轧工艺、罩式炉退火及平整工艺进行了工业试制,试制结果表明:采用铁素体区热轧工艺,热轧板预退火及冷轧后,利用罩式炉退火就可保证高强IF钢的r值达2.1,采用这一工艺生产的高强IF钢板在汽车厂生产翼子板等难冲件时合格率可达100%.
关键词:
高强IF钢
,
r值
,
铁素体区热轧
,
预退火
王昭东
,
郭艳辉
,
田勇
,
赵忠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铁素体区热轧压下率和润滑条件对一种Ti-IF钢的热轧后退火钢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滑条件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铁素体区压下率的增加,采用润滑轧制时Ti-IF钢的成形性能提高;另一方面,随润滑条件的改善,成形性能得到提高,而其他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织构分析表明,采用润滑轧制,可以减少试样沿厚度方向的《110》∥ND剪切织构,有利于《111》∥ND织构的生成,使有利织构的强度大大增加,因此提高了IF钢的成形性能.
关键词:
Ti-IF钢
,
铁素体区热轧
,
再结晶织构
,
成形性能
王昭东
,
郭艳辉
,
王国栋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揭示铁素体区热轧、冷轧和退火过程中高强Ti-IF钢中织构的演变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铁素体区热轧及随后的冷轧和退火织构的特点.研究表明,在铁素体区热轧后,表面和中心面的织构类型和强度不尽相同,表面上的主要织构组分是剪切织构{110}<001>,而中心面上的主要织构组分是{001}<110>-{223}.<110>和{111}<110>,由于织构的遗传性,冷轧和退火后的织构在表面和中心面上也不相同;经不同压下率冷轧后,织构变化趋势一致,表面上{110}<001>组分消失,{001}<110>成为最强组分,而中心面上最强组分由{001}<110>沿α取向线向{112}<110>偏移,冷轧织构由α织构和γ织构组成;退火后,表面上织构的变化与以往结论有所不同,{001}<110>-{112}<110>组分减弱,而γ取向线上的{111}<123>组分增强,{111}<112>和{111}<110>减弱.
关键词:
铁素体区热轧
,
冷轧
,
退火
,
织构
,
高强Ti-IF钢
张鹏
,
郭艳辉
,
王昭东
,
王国栋
,
刘相华
钢铁
通过铁素体区热轧工艺生产ELC钢的工业试验,研究了一种ELC钢的热轧组织、织构及性能.结果表明,铁素体区热轧后,ELC钢大部分为变形带组织,放大1000倍可以看到鱼骨状的晶内剪切带;热轧后,织构沿板厚方向均匀分布,织构的遗传性使得冷轧和退火后的织构沿板厚方向也均匀分布,但是退火织构中仍有{001}<110>织构存在;退火后钢板的r值在1.3左右,达到普通冲压级钢板的要求.
关键词:
ELC钢
,
铁素体区热轧
,
织构
,
剪切带}r值
郭艳辉
,
王昭东
,
孙大庆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铁素体区热轧高温卷取条件下,2种不同成分的IF钢的织构特征.结果表明,高温卷取后,普通Ti-IF钢发生了完全再结晶,中心面和1/4面上形成了很强的《111》//ND再结晶织构;高强Ti-IF钢大部分晶粒仍处于轧制状态,只有极少部分晶粒发生了再结晶,中心面和1/4面上形成的织构组分以《110》//RD为主,《111》//ND再结晶织构较弱.织构分析表明,2种钢的表面织构均较弱,普通Ti-IF钢表面上《001》//ND组分占优,高强Ti-IF钢表面上《110》//ND组分强度最高.
关键词:
铁素体区热轧
,
高温卷取
,
织构
,
Ti-IF钢
许令峰
,
潘洪波
,
贾明霞
钢铁
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IF钢铁素体区热轧织构以及退火织构的演化,在实验室热轧机上进行了IF钢的铁素体区热轧,研究了摩擦对IF钢铁素体区热轧、退火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润滑轧制时,钢板表层形成强高斯织构组分{110}〈001〉,弱γ纤维织构,导致再结晶织构中高斯组分强度高,γ纤维织构强度低;润滑轧制时,钢板表层高斯织构组分强度降低,{100}〈011〉、γ纤维织构强度提高,退火后γ纤维织构强度提高。钢板中心受摩擦作用影响较小,轧制过程中发展为较强的α和γ纤维织构,退火后γ纤维织构成为主要织构组分。
关键词:
铁素体区热轧
,
织构
,
IF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