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民
,
宋勇朝
,
程志民
电镀与涂饰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一种在铝材表面形成金黄色化学转化膜的钼锰钛系表面处理工艺:钼酸铵12 g/L,高锰酸钾0.8 gL,45%(质量分数)氟钛酸3.2 g/L,氯化钠0.6 g/L,氟化铵1.2g/L,温度25℃,成膜时间10 min.以该处理工艺得到的转化膜在抗蚀性、与涂层的附着力和冲击强度方面达到或优于传统含铬钝化膜,可与各种涂装工艺配合使用.
关键词:
铝
,
化学转化膜
,
钼酸铵
,
高锰酸钾
,
氟钛酸
,
耐蚀性
黄春贺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12.04.008
钼酸铵中钾的含量高低是衡量钼酸铵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必须要求分析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分析测试结果的质量如何,测量不确定度就是一个衡量尺度,它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钼酸铵中钾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对引入该方法不确定度的相关来源进行了探讨,识别了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对测量结果重复性、样品称量、定容体积、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等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和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00 78%,计算出来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测定的钼酸铵中钾量的质量分数为(0.021±0.002)%.评定结果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重复性测定和工作曲线,其他方面引入的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重复性测定关键在于原子吸收仪器的稳定性,工作曲线方面要求准确线性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是重点.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
钼酸铵
,
钾含量
,
不确定度
,
评定
杨明悦
,
李雨
,
刘定富
电镀与涂饰
以50%(体积分数)的硝酸溶液对304和316化学镀镍用不锈钢槽体进行钝化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钼酸铵及氧化钇的添加量、钝化时间和钝化温度对304和316不锈钢槽体表面钝化膜孔隙率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钝化工艺条件如下:钼酸铵和氧化钇的添加量分别为硝酸质量的4.0%和0.4%,304和316不锈钢的钝化温度分别为40°C和35°C,钝化时间5h。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钝化前后不锈钢的表面形貌,测定了钝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钼酸铵和氧化钇的加入使钝化膜的孔隙率显著降低,提高了钝化膜的耐蚀性。优化工艺制备的钝化膜主要由Cr、Fe、Ni和Mo的氧化物组成,膜层平整致密。
关键词:
不锈钢
,
钝化
,
硝酸
,
钼酸铵
,
氧化钇
,
耐蚀性
张胜
,
扈中武
,
王华进
,
谷晓昱
,
李志士
,
姜鹏
电镀与涂饰
以硅丙乳液为基料,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为阻燃体系,以钼酸铵[(NH4)6Mo7O24·4H2O]为阻燃抑烟协效剂,制备了防火涂料.通过大板燃烧法与热重法(TGA)分析了不同钼酸铵含量的防火涂料的热性能,测试了其烟密度.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炭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钼酸铵对硅丙乳液防火涂料的阻燃抑烟性能影响显著,当APP的质量分数为22.6%、PER为10.2%、MEL为13.6%、钼酸铵含量为0.3%时,所制备的防火涂料的耐燃时间达到65 min,残炭量23%,产烟量很低,烟密度等级为21.3.
关键词:
防火涂料
,
硅丙乳液
,
钼酸铵
,
阻燃
,
烟密度
王成
,
江峰
,
林海潮
腐蚀与防护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钼酸铵对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并讨论了铝酸铵对铝合金阴极作用系数、阳极作用系数与腐蚀电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钼酸铵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增大,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基本保持不变.钼酸铵主要是通过抑制铝合金的阴极反应和阳极溶解来达到缓蚀作用的.SEM实验表明,钼酸铵抑制了铝合金的点蚀.
关键词:
铝合金
,
钼酸铵
,
缓蚀作用
,
点蚀
周慧云
,
李继红
,
刘斌
,
曹祖军
,
刘光明
表面技术
目的:提高化学镀 Ni-P 镀层的耐蚀性能。方法在钢铁基体表面化学镀 Ni-P 镀层,采用植酸、硅酸钠、钼酸铵和双氧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对镀层进行钝化处理。通过硝酸点滴法、贴滤纸法分析镀层耐蚀性的变化,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四种物质复配的最佳浓度。结果以植酸、硅酸钠、钼酸铵和双氧水为主要成分配制的复合缓蚀剂能使镀层耐硝酸效果良好,电化学实验表明,复合钝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和阻抗值增加都超过1个数量级。结论所研究的复合缓蚀剂各组分间存在协同效应,最佳配方为:6 g / L 植酸,6 g / L 硅酸钠,4 g / L 钼酸铵,30 mL/ L 双氧水。
关键词:
化学镀 Ni-P 镀层
,
植酸
,
硅酸钠
,
钼酸铵
,
双氧水
,
耐蚀性
张报清
,
雷霆
,
方树铭
,
王学文
,
沈波涛
,
姬成岗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3.025
对采用化学沉淀法、运用A,B两种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交换法,从钼酸铵溶液中分离除钒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溶液pH值在8~9时,钒主要以VO3-状态存在,沉钒效率高,偏钒酸铵沉淀纯度也高,达98.5%以上.A树脂能够深度分离钼酸铵溶液中的钒,最佳工艺条件是:控制料液pH值在7.28左右和降低Cl-浓度.Cl-与A树脂有较强的亲和力,其浓度的增加会显著降低A树脂对钒的吸附容量.在溶液pH值为7.28,几乎不含Cl-的条件下,A树脂饱和吸钒容量达到了21.73 g·L-1,此工艺可控制钼酸铵溶液中钒浓度在0.02 g·L-1以下.A树脂最高解析回收率达到98.68%,确保了钼钒深度分离后钒的回收利用效果.B树脂能够有效回收A树脂解析液中的钒和钼,其吸钒容量达到26.22 g·L-,吸钼容量达到了71.06g·L-1.B树脂为A树脂的优化树脂,其饱和吸附容量大于A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
关键词:
钼酸铵
,
钒
,
分离
,
化学沉淀
,
离子交换
张云霞
,
闫永贵
,
苏策
,
马力
腐蚀学报(英文)
通过缝隙腐蚀浸泡实验考察了钼酸铵((NH_4)_6Mo_7O_24)和氯化铈(CeCl_3)对2024铝合金在海水中缝隙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AX对腐蚀试样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试样表面膜成分;结合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对其抗缝隙腐蚀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钼酸铵不能有效地抑制2024铝合金在海水中的缝隙腐蚀,虽然钼酸铵可以在缝隙外表面形成保护膜,但缝隙内的腐蚀却更为严重;而在含氯化铈的海水中,由于Ce~(3+)的还原性降低了缝隙内外氧的浓度差,有效抑制了缝隙腐蚀的发生.
关键词:
铝合金
,
缝隙腐蚀
,
钼酸铵
,
氯化铈
,
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