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平
,
贺子凯
,
黄鑫
,
丁海
,
石杰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6.004
选择合适的络合剂及促进剂是进行中温酸性化学镀镍的关键.对钢基体中温酸性化学镀镍的络合剂与促进剂做了进一步研究,得到最佳复合络合剂为乳酸+一种无机酸、最佳促进剂为一种有机酸.其适宜添加量分别为20 mL/L、6 g/L.讨论了镀液pH值及操作温度对镀速的影响,得到其适宜pH值及操作温度范围分别为4.8~5.2、65~90 ℃.周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浓缩液不同的添加量对镀液寿命、镀层综合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其添加比例为15%时,镀液寿命大于10个周期,稳定性常数大于97%,镀速高,镀层镀态硬度达到480 HV、热处理后达到1 346 HV,耐硝酸变色时间大于70 s,磷质量分数大部分为11%~12%,外观平整、光亮,SEM照片显示其镀层表面微观结构致密、均匀.
关键词:
钢基体
,
酸性化学镀镍
,
中温
,
周期
张进
,
薛屺
,
李松霞
硅酸盐通报
本文阐述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机理及类型,介绍了基体预处理、设计界面过渡层和热处理等改善Al2O3膜与钢基体界面结合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在膜层缺陷、残余应力及界面结合强度检测评价等方面研究的不足,为今后钢基/Al2O3陶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Al2O3膜
,
钢基体
,
过渡层
,
界面结合性能
耿瑛
,
李菲晖
,
巩运兰
,
刘美华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5.04.001
以瓦特镀镍液为基础,在Q235A钢基体上分别采用直流电沉积和脉冲电沉积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镍镀层,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Ni2+在Q235A钢基体上发生氧化还原的电化学行为;采用表面轮廓测量仪以及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镍镀层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及弹性模量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温度的上升,镍在电沉积过程中的极化程度会下降.直流电沉积制备的镀层在电解液θ为40℃时的粗糙度最小;脉冲电沉积制备的镀层在电解液θ为50℃时的粗糙度最小.直流电沉积及脉冲电沉积制备的镀层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在电解液θ为50℃时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钢基体
,
电镀镍
,
温度
,
纳米压痕
,
力学性能
许晓静
,
陆树显
,
姜玉杰
,
曹进琪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z1.063
本文分别在钢(45碳素钢、1Cr18Ni9Ti不锈钢)和钛(Ti6A14V钛合金)基材上实施了NiCrBSi粉末的火焰喷焊,用SEM-EDAX和XRD研究了覆层的元素分布、界面相和表层相组成.结果表明:钢基材与覆层之间几乎没有发生元素扩散,基材元素扩散到覆层中的距离不到3 μm,而钛基材与覆层之间发生了剧烈的元素扩散,基材元素扩散到覆层表层(距离约1 mm).钛基材与覆层之间的界面上生成大量的低熔点物相NiTi2,而扩散到覆层表层的钛元素改变了表层的相组成,增加了表层的非平衡度和硬度.基于相图对导致覆层出现巨大差异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火焰喷焊
,
NiCrBSi
,
钢基体
,
钛基体
,
微观组织
刘福田
,
李兆前
,
黄传真
,
常钧
,
芦令超
,
程新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3.08.010
根据液相烧结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材料的工艺特点,用金属陶瓷覆层将两钢板进行液相烧结连结,以覆层对两钢板的连结强度表征覆层与钢基体的结合强度.采用三点弯曲、拉伸和单边剪切三种方法进行覆层/钢基体结合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钢基体之间产生冶金结合,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关键词:
金属陶瓷覆层
,
钢基体
,
液相烧结
,
结合强度
,
结合界面
侯俊英
,
许基清
,
赵程
,
胡尔建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7.01.005
用热等离子弧在Q235钢基体表面熔覆材料为Stellite Ni60商用镍基自熔性合金粉的涂层,涂层厚1 mm.对熔覆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耐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熔覆层耐碱的腐蚀性最好,其次是耐食盐水腐蚀,耐盐酸的腐蚀性相对较差.
关键词:
热等离子弧
,
熔覆
,
耐蚀性
,
钢基体
杨瑞成
,
师瑞霞
,
王晖
,
王军民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2.02.008
研究了碳化钨(WC)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经980 ℃~1240 ℃范围高温奥氏体化后的淬火硬化效应,发现此材料具有显著的淬火硬化效果(68 HRC)及良好的抗回火稳定性.研究了材料组织中大块硬质相,WC聚集区及基体显微硬度(HV0.05)的变化以及与宏观洛氏硬度之间的关系.最后,从材料科学及合金电子论角度得出了复合材料的超高硬度是来自W,Mo等含碳结构单元构成的强大马氏体基体及大体积比例分布的硬质相的贡献.
关键词:
WC/钢基复合材料
,
硬质相
,
钢基体
,
奥氏体化
,
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