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忠淼
,
李文芳
,
穆松林
,
祝闻
,
石裕同
,
戚鹏飞
电镀与涂饰
探讨了转化液中铝离子含量对钛锆转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了膜层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并用极化曲线和硫酸铜点滴腐蚀试验评价了其耐蚀性.结果表明:当转化液中铝离子质量浓度为60 mg/L时,所得膜层的形貌最平整致密,耐蚀性最好.但当铝离子质量浓度达到90 mg/L时,膜层表面开始出现“蚀坑”,并且随着铝离子含量增加而增多,造成耐蚀性下降.当铝离子质量浓度为210 mg/L时,铝合金表面不能成膜.采用氟化钠去除转化液中的铝离子之后,膜层的耐蚀性恢复到原工艺水平.
关键词:
铝合金
,
钛锆转化膜
,
铝离子
,
耐蚀性
,
微观形貌
,
氟化钠
,
去除
吴小松
,
贾玉玉
,
钟辛
,
刘娅莉
,
蒙文坚
,
袁兴
,
李蔚虹
电镀与涂饰
以6063铝合金为基材,研究了一种基于多羟基化合物的钛锆体系有机-无机复合转化处理体系.考察了该复合膜的膜重、沸水附着力、耐硝酸点滴腐蚀性能及其后续粉末涂料膜层的抗杯突、耐沸水和耐盐水性能,并与单纯钛锆转化膜及传统铬酸盐转化膜进行了比较.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了多羟基化合物的加入对6063铝合金表面钛锆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表征了有机-无机复合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多羟基化合物的加入使钛锆转化膜由无色变成淡黄色,由疏松有孔的粒状结构变成致密少孔的层状结构,膜重有一定增加,沸水附着力及后续涂层的抗杯突、耐盐水性能更优异,耐腐蚀性能也有显著提高.该复合无铬转化膜层主要由C、O、Mg、Al、Ti、Si和Zr元素组成.
关键词:
铝合金
,
钛锆转化膜
,
多羟基化合物
,
耐蚀性
,
电化学
,
微观结构
张书弟
,
李丽华
,
杨延格
,
张涛
,
王福会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348
研究了酸洗以及酸洗+碱洗前处理工艺对AZ91D镁合金无铬、无裂纹、低能耗钛/锆转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的酸洗前处理使得AZ91D镁合金表面的α目优先溶解,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加,不利于钛/锆转化膜耐蚀性能的增加.合理地利用酸洗+碱洗调整AZ91D镁合金表面化学状态能够有效提高钛/锆化学转化膜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镁合金
,
钛锆转化膜
,
前处理
,
耐蚀性能
廖忠淼
,
李文芳
,
穆松林
,
祝闻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1.009
目的 在前期研制的新型铝合金表面钛锆转化膜工艺配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该新型工艺配方在连续使用过程中的消耗规律.方法 通过在连续使用过程中对转化液中主要金属离子(钛、锆、M等)的含量测定分析,找出该成膜剂的消耗规律.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SEM对槽液连续使用过程中膜层的耐蚀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 转化液中的主要成膜成分钛、锆、M的消耗质量比例基本不变,为5:1:4.XPS分析显示,膜层主要由金属氧化物(TiO2、ZrO2、Al2O3、M2O5)、金属氟化物(ZrF4、AlF3)和金属有机络合物等组成.随着成膜的不断进行,膜层的耐蚀性能有所下降,自腐蚀电流密度由最初成膜时的0.11μA/cm2增加到1.24μA/cm2,但仍低于铝合金基体的自腐蚀电流密度(7.53μA/cm2).随着连续成膜,膜层表面的微观裂纹不断变宽,在连续成膜到第80片时,铝合金表面有的位置已经不能成膜.结论 钛锆转化液在连续使用过程中,转化液中的主要成膜成分按一定比例消耗,膜层的耐蚀性能随着连续成膜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及时对转化液进行补加和校正.
关键词:
铝合金
,
钛锆转化膜
,
消耗规律
,
耐蚀性能
,
微观形貌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李庆鹏
,
许茜
,
晏智强
,
张博
,
刘建国
,
严川伟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373
采用钛酸盐和锆酸盐为主盐,开发了一种应用于2024铝合金表面的无铬钛锆转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中性盐雾实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转化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无铬钛锆转化膜由微米级的微小颗粒组成,膜层均匀平整,无明显缺陷;无铬钛锆转化处理后的2024铝合金,经中性盐雾168h,无明显腐蚀产物产生;钛锆转化膜具有较低的腐蚀电流和一定的钝化能力,可有效的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
钛锆转化膜
,
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