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
,
傅晓云
,
王家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电熔融喷吹法制备不同氧化钙含量部分稳定氧化锆粉体(Ca—PSz),发现以该粉体为原料的制品在烧结过程中易出现开裂现象,采用阿基米德法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经不同温度和时间热处理的样品的密度和相组成寻找造成开裂的原因。研究发现:用熔融喷吹法制备的氧化钙部分稳定氧化锆粉体中稳定相一部分为Ca抖稳定氧化锆,一部分为粒径尺寸小于相变临界尺寸的无稳定剂介稳氧化锆;1200℃下热处理电熔喷吹法制备的部分稳定氧化锆粉体可促进其微观形貌的完善和晶粒的长大,提高样品密度;当热处理温度为1500℃,晶粒尺寸超过相变临界尺寸(〉14.34nm),样品中的介稳相氧化锆会分解生成单斜相氧化锆,导致样品稳定度和密度急剧降低。
关键词:
钙稳定氧化锆
,
晶粒尺寸
,
电熔法
,
相变
王丽丽
,
李嘉荣
,
唐定中
,
刘世忠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3.002
采用热压注工艺制备以钙稳定氧化锆为矿化剂的SiO2-ZrO2陶瓷型芯试板,继而通过定向凝固分别在1510℃和1530℃制备SiO2-ZrO2型芯与DZ125,DD5和DD6三种高温合金的界面反应空心试板,将空心试板于相同高度处横向剖开,对获得的合金/型芯界面反应试样的微观形貌进行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SiO2-ZrO2陶瓷型芯在1500℃以上的高温化学稳定性差,与DZ125,DD5和DD6合金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界面化学反应,反应产物类型与合金成分密切相关.对于Hf含量较高的DZ125合金来说,合金中Hf与SiO2-ZrO2型芯中的SiO2反应生成HfO2,并在合金表面富集,阻止了合金中Al与型芯的反应.对于Hf含量较低的DD5,DD6合金来说,合金与SiO2-ZrO2型芯界面反应的产物是Al2O3,其由合金中Al与SiO2反应生成,而矿化剂钙稳定氧化锆对这一界面反应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SiO2-ZrO2陶瓷型芯
,
DZ125
,
DD5
,
DD6
,
界面反应
,
钙稳定氧化锆
李小倩
,
夏海斌
,
高戈
,
张祥林
硅酸盐通报
利用球磨法配制HA-ZrO2复合陶瓷浆料,通过自由成形制备试样,干燥后进行无压烧结,测试烧结性能,并对材料微观形貌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体积比下HA-ZrO2复合陶瓷烧结过程中两种晶粒间相互作用及其对致密性能的影响,探索了烧结后晶粒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ZrO2含量增加,复合陶瓷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抗弯强度最高可达371.42 MPa,致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可达93.14%,当HA-ZrO2体积比为4:6到6:4之间时,其致密度出现下降的现象;烧结过程中由于Ca2+的掺杂使得复合陶瓷中ZrO2以立方相存在,减弱了相变增韧作用.
关键词:
HA-ZrO2
,
烧结性能
,
钙稳定氧化锆
田利萍
,
薛群虎
,
任伟康
人工晶体学报
为研究钙稳定氧化锆质材料的高温电性能,以CaO为稳定剂,分别按照4mol%、8mol%和12mol%的掺杂量,与化学法制备的高纯氧化锆细粉混合,于模压法成型后,经1710℃×2h烧成制得试样.采用XRD和SEM分别对试样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了不同试样室温到1350℃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aO掺杂量的增加,试样中立方相氧化锆含量增加,单斜相含量明显减少;试样的电导率随稳定剂掺杂总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同相组成使氧化锆材料在高低温区电导率存在着差异,其中立方相含量的增加有助于电导率的提高.
关键词:
钙稳定氧化锆
,
立方相
,
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