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标
,
刘汉强
,
丁开鸿
,
高汝伟
,
陈蓓新
功能材料
研究了采用SC(strip casting)工艺制备的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结果表明:速凝薄带主要由厚度约3μm的(2∶14∶1)相片状晶组成,片状晶之间被厚度0.2~0.5μm的富Nd相薄层隔开,没有α-Fe枝状晶存在.速凝薄带经氢破碎、气流磨、压型、烧结后磁体的永磁性能达到:Br=1.431T, jHc=1022kA/m, (BH)max=387kJ/m3.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
SC
,
晶粒
,
微观结构
,
磁性能
刘湘涟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6.010
在工业生产线上制备24.5Nd-8Pr-0.55Nb-0.20Cu-0.65Al-1.15B-Fe+x%(质量分数)Dy2O3烧结磁体,分析了磁体密度、显微组织、取向度、磁性能以及抗弯强度与Dy2O3添加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x由0增加至0.8,2.4,磁体密度由7.470 g·cm-3略微上升至7.481 g·cm-3,而后明显下降至7.369 g·cm-3;平均晶粒尺寸由8.6 μm持续增大至9.3,10.8 μm,且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I006/I105比值则由1.305增大至1.394,1.688,磁体取向度明显提高.当x由0增加至1.2,2.4时,剩磁由1.244 T近似线性地降低到1.218,1.187 T;内禀矫顽力从1124.8 kA·m-1迅速提高到1307.8 kA·m-1,而后缓慢上升至1381.8 kA·m-1;磁体抗弯强度则从325 MPa缓慢降低至319 MPa,而后迅速下降至231MPa左右.添加Dy2O3使富钕液相的流动性及其对主相颗粒的润湿性变差,不利于富钕液相的均匀分布,阻碍磁体烧结致密化过程,促进烧结过程晶粒长大.适量添加Dy2O3,使内禀矫顽力显著提高,剩磁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当Dy2O3添加数量比较大时,其提高内禀矫顽力的效应明显减小,同时磁体抗弯强度大幅度降低.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
Dy2O3
,
烧结行为
,
磁性能
,
力学性能
陈梓赫
,
代明江
,
胡芳
,
林松盛
,
侯惠君
电镀与涂饰
用 NaOH 作腐蚀剂,添加辅助盐、表面活性剂、配位剂和缓蚀剂,研制了一种高效稳定的 NdFeB 表面镀铝膜退镀液。以NdFeB试样表面的铝含量和基体失重量作为性能评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的退镀液配方为:NaOH 10 g/L,Na2CO330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 g/L,EDTA-2Na 4 g/L,六次甲基四胺4 g/L。优化的退镀液在室温条件下退镀3 min,即可把NdFeB基体上约12μm厚的铝膜退除干净,而且退镀后基体的剩磁、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仅分别变化1.27%、1.25%和0.47%,磁性能损伤较小。探讨了NdFeB表面镀铝膜层的退镀机理。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
铝膜
,
退镀液
,
磁性能
姜忠良
,
陈秀云
,
陈晓东
,
石大立
,
杨昌平
,
朱静
中国稀土学报
研究了氢爆工艺(HD)对烧结NdFeAlB的微观结构与永磁性能的影响。用HD工艺制备的NdFeAlB烧结磁体(HD磁体)的矫顽力比传统球磨(BM)工艺的高,但剩磁及磁能积较低;微观分析发现HD磁体的晶粒边界上存在有未烧结完全的磁粉;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HD磁体易磁化轴的取向度较低。还提出了一些对通常的HD工艺进行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
稀土
,
氢爆
,
钕铁硼磁体
,
永磁性能
罗阳
,
张宁
金属学报
<正> 为揭示快淬热压磁体热应变织构产生的根源,我们对合金机械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前文报道了Nd-Fe-B磁体的热膨胀和硬度随温度的变化,本文则着重报道在室温到800℃温区内,Nd-Fe-B磁体的杨氏模量随温度的变化,以展示晶体刚度各向异性和塑性流变特性对热应变织构形成的可能贡献。 一般而言,合金的杨氏模量是结构不敏感的参量,即它与合金内部显微组织以及合金成分的微调无关。它主要反映合金内部原子之间的键合,故具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
Young's modulus
,
thermal s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