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
王平
,
唐耿铁
,
王强
,
范雪荣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5.007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利用酪氨酸酶对丝素中酪氨酸残基的催化氧化特性,进行了酶促荧光素在丝素蛋白表面接枝研究,探讨了丝素材料酶促改性的反应机制.在分析酪氨酸酶动力学性质基础上,借助于紫外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体积排阻色谱等对5-氨基荧光素在丝素表面的接枝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 L-dopa 为底物时,酪氨酸酶的Vmax=11.98 U/min,Km=2.15 mmol/L,增加反应体系氧浓度有利于酶促反应;酶促丝素改性中,酪氨酸酶不但会催化丝素蛋白和氨基荧光素发生接枝反应,也会使丝素蛋白大分子间发生自交联.
关键词:
酪氨酸酶
,
丝素蛋白
,
5-氨基荧光素
,
接枝
,
自交联
吴立冬
,
刘欢
,
李晋成
,
付啸辰
,
宋怿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09008
采用新型的介孔碳材料作为固载酪氨酸酶的检测平台构建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水体环境中苯酚污染物的检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介孔碳的“空间限制效应”能够防止酪氨酸酶(三维尺寸为6.5 nm×9.8 nm×5.5 nm)体外去折叠失活。基于介孔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在苯酚污染物检测方面显示了优良的性能,其重现性、灵敏度、稳定性、选择性以及检出限均比较令人满意。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对苯酚污染物的检出限达到20 nmol/L,线性范围为0.1~10μmol/L。采用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实际水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比对,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有效,适合于苯酚污染物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介孔碳
,
酪氨酸酶
,
苯酚
,
水体
郑阿萍
,
陈丙年
,
陈发河
,
王力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160
测定了自制的α-1,2,3-K6H[SiW9V3O40]、α-1,2-K6[SiW10V2O40]和α-K5[SiW11VO40](以下分别简写为α-SiW9V3 、α-SiW10V2和α-SiW11V)钒取代多金属氧酸盐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pH =6.8的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α-SiW9V3对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对酶稳态活力的抑制作用和对迟滞时间的延长作用,在DMSO溶液中,其IC50为0.6841 mmol/L,0.7 mmol/L α-SiW9V3可使单酚酶的迟滞时间由235 s延长至650 s,增加了2.77倍.α-SiW9V3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为可逆作用过程,抑制类型为混合型,其抑制常数K1、KIS分别为4.22和2.39 mmol/L.α-SiW10V2不溶于DMSO,故未研究其对酶的抑制作用,α-SiW11V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很弱.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
酪氨酸酶
,
单酚酶活力
,
抑制作用
李莉莉
,
陈丙年
,
邓阳阳
,
谢乐芳
,
邢蕊
,
王力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1.160094
按文献方法合成了两种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并对其结构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以H6[P2Mo18O62]和H8[P2Mo17Cr(OH2)O61](简写为P2Mo18和P2Mo17Cr)为效应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两种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效应物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2Mo18和P2Mo17Cr对酪氨酸酶二酚酶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测定抑制酪氨酸酶活力下降5O%的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82±0.009) mmoL/L和(0.503±0.011) mmol/L.动力学分析表明,P2Mo18和P2Mo17 Cr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可逆的竞争型,抑制常数K1分别为0.212和0.249 mmol/L.其中,综合考虑IC50值和抑制常数,P2 Mo18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略优于P2 Mo17 Cr.
关键词:
酪氨酸酶
,
抑制剂
,
多金属氧酸盐
,
二酚酶活性
洪言情
,
王平
,
朱雪珂
,
王强
,
范雪荣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0.013
弹性蛋白有良好的弹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复合材料的组成部分。本文以4种不同的酚类物质为介体,通过酪氨酸酶催化氧化介体从而对弹性蛋白进行酶法交联,并借助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酪氨酸酶能催化氧化酚类介体物质,且酶催化效率与酚类物质的种类有关;SDS-PAGE凝胶电泳和体积排阻色谱(SEC)表明弹性蛋白在酪氨酸酶/咖啡酸以及酪氨酸酶/儿茶素体系中发生了交联反应,生成了大分子蛋白聚合物。圆二色谱(CD)结果表明酶促交联反应导致弹性蛋白二级结构发生变化,α-螺旋结构含量增多。酪氨酸酶/儿茶素催化体系改善了弹性蛋白的可纺性,制得的纳米纤维粗细均匀,且膜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弹性蛋白
,
酪氨酸酶
,
介体
,
静电纺丝
,
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