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
,
刘晔
,
蔡月琴
催化学报
以离子液体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为溶剂,对甲基苯磺酸根(OTs-)为阴离子的功能化离子液体[bmim]OTs为催化剂进行苯甲醇的乙酰化反应.结果表明,该体系循环使用10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对各种(伯、仲、叔)醇类、酚类和胺类化合物的乙酰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普适性.核磁共振波谱(13C NMR)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亲核性的[bmim]OTs和酰化试剂乙酸酐(Ac2O)形成的活性中间体AcOTs,是催化反应的活性物种.
关键词:
乙酰化反应
,
功能化
,
离子液体
,
醇
,
酚
,
胺
刘均洪
,
邱龙辉
,
孙岩
,
杨丰科
,
叶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反相微乳液系统中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催化木素与酚共聚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重均分子量可以用活性剂浓度、酶浓度、单体浓度、油相中醇烃比来调控。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关联了实验数据,得到了聚合物重均分子量的关联式。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
辣根过氧化物酶
,
木素
,
酚
刘均洪
,
方月娥
,
葛学武
,
樊荣
,
王善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木素与酚在反相微乳 液系统中进行了共聚反应,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很大,由于在木素分子间引入了聚甲酚片段,共 聚物的热性能有较大改善。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
辣根过氧化物酶
,
木素
,
酚
杨静
,
王建兵
,
王亚华
,
张峰源
,
何绪文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22701
测定了23种酚的臭氧氧化速率,分别采用遗传算法( GA)结合偏最小二乘法( PLS)、遗传算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 ANN)建立了酚类物质臭氧氧化速率的定量构效关系( QSAR)模型.研究表明,臭氧氧化酚的速率可用伪一级反应速率模型描述,苯环上取代基得失电子的能力对酚的氧化速率影响较大.基于GA?PLS算法建立的QSAR模型为lgk=3.439-0.206lgP(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0.122×pKa(解离常数)+0.3464χpc (四阶路径/簇分子连接性指数)-0.0236qC-(碳原子所带最大负电荷).基于GA?ANN算法建立的QSAR模型含有参数lgP、4χpc、pKa 和α(平均分子极化率).留一法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基于GA?ANN算法建立的模型比基于GA?PLS算法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健性.QSAR研究表明,酚的臭氧氧化速率与电子云分布以及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密切相关,另外,水的溶剂化作用对酚的氧化速率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臭氧氧化
,
酚
,
遗传算法
,
偏最小二乘算法
,
人工神经网络
刘均洪
,
杨丰科
,
邱龙辉
,
孙岩
,
叶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木素与酚在反相微乳 液系统中进行了共聚反应,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很大,由于在木素分子间引入了聚甲酚片段,共 聚物的热性能有较大改善。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
辣根过氧化物酶
,
木素
,
酚
何丽君
,
郭勇
,
邵士俊
,
温博
,
刘霞
,
蒋生祥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5.012
用meso-八甲基杯[4]吡咯静态涂敷MN-C18填料,制备了一种新型大环化合物涂敷固定相.以去离子水作为流动相,考察了有机阴离子(邻苯二甲酸氢根、水杨酸根、苯甲酸根离子)及酚类化合物(间苯三酚、对苯二酚、间氨基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苯酚)的色谱分离.与未涂敷柱相比,新型涂敷固定相成功地实现了对3种阴离子的基线分离;对酚类化合物的保留显著增加,同时提高了分离度(尤其是间氨基酚与间苯二酚、间苯三酚与对苯二酚两对峰).这可归因于杯吡咯与被分析物间存在的氢键相互作用,初步的实验结果也表明杯吡咯对阴离子及中性客体分子的选择性识别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meso-八甲基杯[4]吡咯
,
涂敷固定相
,
阴离子
,
酚
,
氢键
章明
,
章荣立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361
研究了在室温下,N-溴丁二酰亚胺对芳香胺和酚的溴化工艺,在CHCl_3、EtOH或EtOH/CHCl_3溶剂中,用等摩尔的N-溴丁二酰亚胺可将某些芳香胺和酚(考察了5种反应底物)选择性地一溴化,产率92%~98%,N-溴丁二酰亚胺和反应底物摩尔比为2: 1;某些芳香胺和酚被专一地二溴化(考察了5种反应底物),产率90%~97%.反应无须催化剂,投料后室温搅拌,反应条件温和,产品只需过滤洗涤即可纯化,操作简便.
关键词:
N-溴丁二酰亚胺
,
芳香胺
,
酚
,
溴化
,
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