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振中
,
杨庆浩
,
屠钟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4.007
采用简单的化学氧化聚合直接合成吡咯-苯胺(Py-An)共聚物亚微米颗粒。所得共聚物的产率和电导率受聚合条件如共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和氧单比的影响。当n(Py)/n(An)=7/3,氧单比为1,共聚温度为20℃时,共聚物具有相对较高的产率(57.5%)和电导率(2.61 S/cm)。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链由吡咯和苯胺链段构成,并随着共单体配比的不同而变化。扫描电镜(SEM)显示Py-An (7/3)共聚物呈现亚微米尺度的无规则颗粒状形貌,粒径约300~500 nm。相对均聚物来说,Py-An(7/3)共聚物显示出更好的溶解性和赝电容特性。循环伏安(CV)的研究表明Py-An(7/3)共聚物的质量比电容为256 F/g,且1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初始比电容的97.6%。
关键词:
吡咯
,
苯胺
,
共聚物
,
亚微米颗粒
,
超电容
李学良
,
何金铧
,
徐海龙
金属功能材料
以聚乙二醇(PEG),碳酸氢铵分别为模板和沉淀剂,通过简单的水热改性制备了前驱体Ni(OH)2,然后经热处理得到NiO.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AC)对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镍,在0.0-0.5V(vs.SCE)的电位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并且在6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单电极的放电比电容在0.25V电位下为397F/g,当电位为0.35V时比电容达到了483F/g.
关键词:
氧化镍
,
电化学电容
,
水热法
,
超电容
单妍
,
于薛刚
,
李文跃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z1.072
以酸化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及锡粉为原料,以硝酸水溶液为溶剂,在140℃回流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纳米氧化锡修饰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及原料的比例来研究反应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通过XRD,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曲线法对样品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超电容特性.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氧化锡
,
复合材料
,
超电容
王晓峰
,
孔祥华
,
刘庆国
,
解晶莹
功能材料
使用传统的水解方法制备了氢氧化镍胶体,在300℃下进行烧结处理后得到具有特殊材料微结构以及表面特性的超细氧化镍材料,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准电容"比容量达到240F/g以上,优于普通的双电层电容器活性炭电容材料比容量,首次提出了电容器的正负极采用不同材料的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电容器工作电位范围相对较窄的不足,并且明显的改善了电容器的大功率放电特性,是一种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器件.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合理的解释了氧化镍材料表面"准电容"现象.
关键词:
氧化镍
,
电化学电容
,
超电容
,
准电容
吴以洪
,
李学良
,
刘大军
金属功能材料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前驱体MnCO3,经热处理得到MnO2.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合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锰呈现出立方体的结构,样品在-0.4~0.6V(vs.SCE)的电位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单电极的放电比电容高达312.3 F/g.
关键词:
立方体
,
二氧化锰
,
液相法
,
超电容
王晓峰
,
孔祥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1.05.006
使用传统的水解方法制备了氢氧化镍胶体,在300℃下进行热处理后得到具有特殊材料微结构以及表面特性的超细氧化镍材料,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准电容”比容量达到240F/g以上,优于普通的双电层电容器活性炭电容材料比容量,本文首次提出了电容器的正负极采用不同材料的新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电容器工作电位范围相对较窄的不足,并且明显的改善了电容器的大功率放电特性,是一种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器件.
关键词:
氧化镍
,
电化学电容
,
超电容
,
准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