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莉
,
秦炜
,
杜江波
,
蓝慧芳
机械工程材料
以工业生产的、采用层流冷却和超快速冷却的含钛IF热轧板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研究了热轧冷却方式和冷轧压下率对退火后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冷轧压下率为65%和75%时,与层流冷却相比,超快速冷却试验钢的Rp0.2约低10MPa左右,n值高0.02,r值稍高;当冷轧压率在55%~85%时,试验钢的Rp0.2为100~120 MPa;最佳工艺为热轧后采用超快速冷却,PY400温度约为780℃、冷轧压下率为65%~75%、退火温度为730℃;在此最佳工艺下,试验钢具有较低的屈服强度和优良的冲压成型性能.
关键词:
冷轧压下率
,
超快速冷却
,
退火
,
组织
,
性能
苑达
,
王丙兴
,
王昭东
,
吴迪
物理测试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36
为了提高超快冷物料跟踪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采用预矫直机的速度替代辊道运行速度有效地消除了钢板和辊道之间存在的相对位移,并开发出了一种在冷却区中进行位置修正的装置,摆脱了一直以来冷却区中因水汽问题无法进行位置修正的处境.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超快速冷却系统物料跟踪的准确性.
关键词:
中厚板
,
超快速冷却
,
位置检测
,
物料跟踪
杨浩
,
周晓光
,
刘振宇
,
王国栋
钢铁
通过热模拟试验和实验室热轧试验,结合含Nb船板钢的CCT曲线,重点研究了超快冷条件下试验钢中Nb在相变区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变形后快速冷却至600℃保温不同时间时,得到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组织,而在650℃等温时,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含量随等温时间延长逐渐增多;不同温度下保温,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析出相粒子的数量有所增多,尺寸也有所增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910℃终轧+超快速冷却工艺,相比于850℃终轧+层冷工艺组织中的粒子析出量大大增加,微合金的析出强化作用得到加强,得到轧件的强度相比于低温终轧并没有降低,说明超快速冷工艺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Nb的析出强化作用,提高含Nb船板钢的强度,而且可以适度提高试验钢的终轧温度,降低轧制力,提高轧制节奏.
关键词:
铌
,
控制轧制
,
超快速冷却
,
低温析出
陈小林
,
王国栋
,
田勇
,
王丙兴
,
袁国
,
王昭东
钢铁
结合中厚板轧后超快速冷却的工业实践,以传热学为基础,利用有限元法开发了中厚板轧后超快速冷却过程的一维温度场模型.为了同时满足在线模型的精度和实时性要求,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逐层细分法对钢板的厚向进行表面密集、心部稀疏的离散化处理;在求解过程中采用了变步长模型对时间步长进行动态调整.将该模型应用于工业现场,获得了钢板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水冷温降曲线和瞬时温度分布.现场应用表明,钢板终冷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平均值吻合较好,两者的偏差在±15℃以内,满足了新一代TMCP工艺的生产需求.
关键词:
中厚板
,
超快速冷却
,
温度模型
,
有限元
朱伏先
,
肖桂枝
,
陈炳张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介绍了直接淬火工艺与离线热处理工艺的区别,概述了直接淬火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利用φ450mm两辊实验轧机及超快速冷却系统对610 MPa级高强钢板进行在线直接淬火试验,并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试验钢的组织特征并对其组织演变机理进行理论分析.讨论了直接淬火技术在高强度钢减量化制造中的作用及其在中国中厚钢板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指出钢铁界同仁应对直接淬火机理、国产装备和新钢种的研究开发等给予必要的重视.
关键词:
直接淬火
,
再加热淬火
,
在线热处理
,
超快速冷却
袁国
,
王国栋
,
刘相华
钢铁研究学报
分析了轧后加速冷却过程中带钢表面的局部换热机理,认为冷却系统实现超快速冷却的钢表面射流冲击换热区的面积.确定了薄带钢实现超快速冷却所需的对流换热系数,并采用有限元分析工具ANSYS模拟得到了超快速冷却条件下不同厚度带钢的温度场.温度场的分布表明薄带钢在超快速冷却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温度一致性.同时还表明随着带钢厚度增加,超快速冷却条件下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显著增大,对于带钢内部组织的均匀性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带钢厚度范围应是超快速冷却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关键词:
超快速冷却
,
换热机理
,
表面换热系数
,
温度梯度
王丙兴
,
董福志
,
王昭东
,
王国栋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7.005
采用Mn-Nb-B减量化成分设计的低碳贝氏体高强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实验钢热变形行为和相变行为。结合中厚板生产线特点制定控制轧制与超快速冷却相结合生产工艺路线,充分利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等综合强化机制,实现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低成本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的试制和生产。产品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678MPa和756MPa,伸长率A50为33%,-20℃低温冲击达到261J。产品显微组织由粒状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组成,基体组织内弥散分布着细小的点状、粒状M/A岛和均匀细小的(Nb, Ti)(C, N)析出粒子以及大量位错组织。
关键词: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
超快速冷却
,
低碳贝氏体
,
组织
,
力学性能
肖宝亮
,
许云波
,
李智杰
,
张福生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对比"高温大变形+超快冷"工艺和传统TMCP工艺,研究了80℃/s超快冷条件下的X70管线钢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相变动力学和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高温大变形后进行超快冷使晶粒细化,试验钢位错密度提高,析出物弥散细小,改善了试验钢的综合性能.另外,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韧脆转变温度先降后升,过高终冷温度生成的退化珠光体和过低终冷温度生成的碳化物都弱化了材料的韧性,最终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终轧温度930℃,终冷温度600℃,轧后超快速冷却速度80℃/s.
关键词:
终冷温度
,
细晶强化
,
析出强化
,
超快速冷却
,
管线钢
王斌
,
刘振宇
,
周晓光
,
王国栋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738
利用超快速冷却技术, 通过控制轧后冷却路径, 调整不同的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 研究了冷却路径对热轧后经退火处理的中碳钢组织和扩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后续退火处理可以在铁素体基体上形成弥散分布的球化渗碳体组织; 随着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的降低, 退火处理后的渗碳体更加细小, 且弥散程度提高. 在扩孔实验中, 当切向延伸率达到材料成形极限时, 裂纹优先在冲孔的边缘出现, 裂纹主要通过微孔集聚的方式形成; 均匀细化的铁素体和球化的渗碳体组织能够明显提高实验钢的延伸率, 有效阻止相邻微孔聚合, 从而提高材料的扩孔性能.
关键词:
超快速冷却
,
medium carbon steel
,
spheroidized cementite
,
hole-expa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