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勃
,
周明
,
李保家
,
王云龙
,
蔡兰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2.018
利用飞秒激光在316L不锈钢表面诱导制备血液相容性微结构,并从微结构的润湿性角度分析血液相容性改善的机理。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在样品表面分别制备了单一的亚微米级典型激光诱导周期性波纹(LIPSS),以及两种双尺度结构,即覆盖了LIPSS的微米级波纹结构和锥状钉结构。硅烷化后的微结构样品表观接触角都超过150°,达到了超疏水性能要求,并且随着所采用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强而增大,尤其是锥状钉双尺度结构的接触角达到了163.8°。采用了3种常规评价方法对微结构表面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结构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显著优于光滑表面,且随着表面的表观接触角的增大而改善。
关键词:
超快光学
,
飞秒激光
,
表面微结构
,
血液相容性
,
医用不锈钢
豆贤安
,
孙晓泉
,
汪作来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6.003
实验研究了不同脉冲能量的飞秒激光诱发硅PIN光电二极管瞬态响应信号的特性.发现探测器响应瞬态响应信号相继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相位,深入讨论了飞秒激光诱发的高注入载流子在瞬态响应信号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注入载流子产生的空间电荷屏蔽效应是导致瞬态响应信号呈现三个相位的主要因素,它导致瞬态响应信号的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载流子双极扩散的速度.增加飞秒激光的脉冲能量会进一步延长探测器瞬态响应信号的持续时间.因此,飞秒激光会削弱探测器的工作性能,尤其是在高速信号探测中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
超快光学
,
飞秒激光
,
光电子学
,
硅PIN光电二极管
,
瞬态响应
,
空间电荷屏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