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猛超
,
杨伟
,
苏长伟
,
周临星
,
李俊敏
,
郭俊明
电镀与涂饰
通过在NH4F+H2O的乙二醇溶液中阳极氧化铁箔,制备了纳米多孔结构的铁氧化物(Fe2O3-Fe3O4),然后在纳米多孔中电沉积镍,再经过400℃退火0.5 h,获得了镍与纳米多孔氧化铁的复合材料(Fe2O3-Fe3O4/Ni).考察了电流密度和时间对镍沉积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物相,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并与未经电沉积镍的纳米多孔氧化铁(Fe2O3-Fe3O4)比较.结果表明,氧化铁由Fe2O3和Fe3O4组成.镀镍的最佳电流密度为2.0 mA/dm2,时间30s.该纳米多孔Fe2O3-Fe3O4/Ni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经过5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仍有438.3mA·h/g,而Fe2O3-Fe3O4电极的放电比容量仅为110.6mA.h/g. Fe2O3-Fe3O4/Ni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
关键词:
铁箔
,
阳极氧化
,
电沉积镍
,
纳米多孔结构
,
锂离子电池
,
负极
,
放电容量
宋尊庆
,
张辉
,
杜宁
,
杨德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硅是目前已知的理论比容量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循环性能较差.本文通过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成功合成出了NiSix/Si/Ge核壳纳米棒阵列,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对其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将原位生长的NiSiJSi/Ge核壳纳米棒阵列直接作为工作电极,组装成纽扣半电池进行电化学和循环性能测试,NiSix/Si/Ge核壳纳米棒阵列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2000mAhg-1左右,首次效率在70%左右,并且在100个循环以后仍保有初始可逆容量的30%以上.相比NiSix/Si纳米棒阵列,NiSix/Si/Ge核壳纳米棒阵列的循环性能明显得到了提升,说明锗的包覆对硅的锂离子电池性能改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纳米棒阵列
,
核壳结构
,
负极
,
锂离子电池
魏春光
,
张清岑
,
肖奇
材料导报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其研究重点是电池负极材料.根据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阐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发展动态,介绍了新型负极材料中的铝、硅、锡、硼基材料以及金属氧化物和金属合金三类,重点介绍了锡基材料,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提高锂的可逆贮量和减少不可逆容量损失,有利于负极比容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提出了新型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
,
纳米材料
,
合金
张宁
,
刘永畅
,
陶占良
,
陈军
表面技术
尖晶石结构的Li4 Ti5 O12由于电压平台平稳、循环寿命长、“零应变”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的热门负极材料。然而纯Li4 Ti5 O12本身为绝缘体,导电性很差,倍率性能不佳,这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对Li4 Ti5 O12表面进行碳包覆可以有效改善其电化学性能。结合最近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了表面碳包覆对Li4 Ti5 O12负极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的碳包覆方法、碳层厚度、碳结构和碳含量对Li4 Ti5 O12/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希望促进Li4 Ti5 O12/C复合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Li4Ti5O12
,
碳包覆
,
负极
,
锂离子电池
,
复合材料
周友元
,
李新海
,
郭华军
,
王志兴
,
杨勇
功能材料
采用液相及动态熔融法使沥青炭均匀包覆于天然石墨的表面,观察天然石墨的表面结构,测量其物理参数,考核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天然石墨表面存在沥青热解碳,粒径、振实密度增大,复合炭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循环性能都得到提高.添加5%沥青经400℃炭化3h、850℃热处理2h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可逆容量为362mAh/g,不可逆容量为31.7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2.0%,30个循环周期后,容量保持率为96.6%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石墨
,
液相法
,
动态熔融炭化法
,
负极
付长璟
,
赵国刚
,
李爽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增刊(Ⅱ).003
Fe2 O3纳米棒是由纳米尺寸颗粒组成,纳米棒的平均直径13 nm,平均长度1 mm,在0.01~3 V (vs.Li+/Li)的电压区间内,采用动电流循环考察电极材料的储锂性能和循环性能。在100 mA/g 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50次,Fe2 O3纳米棒电极表现出高的可逆容量576.7mAh/g 和良好的倍率性能,放电电流增大到1 A/g,其放电容量仍然保持在467 mAh/g。Fe2 O3纳米棒电极高的倍率性能和优异的循环性能是由于其宏观纳米尺寸颗粒形成的良好导电网络结构,加快了电极和电解质界面的电子和锂离子传递速率。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
,
Fe2O3
,
纳米棒
,
电化学
马正青
,
黎文献
,
余琨
,
王日初
,
梁英
,
曹军纪
,
尹宁
,
李学海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2.12.006
研制了一种新型镁合金负极材料;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镁合金负极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能,用浸泡法测定了材料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自腐蚀速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镁合金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并与AP65合金和纯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研制的镁合金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开路电位增加,自腐蚀速度降低,稳定工作电位提高,电极表面腐蚀均匀,可开发用于高电性能电池的负极材料.
关键词:
镁合金
,
负极
,
电化学性能
,
海水
孟瑞晋
,
侯宏英
,
刘显茜
,
刘松
,
段继祥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银镜反应对阳极氧化法制备的三维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进行Ag掺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仪(EDX)研究了复合Ag/TiO2纳米管阵列的微观结构及形貌;并进一步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及交流阻抗(AC)等方法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Ag/TiO2纳米管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8 mAh/g,高于纯TiO2纳米管的118 mAh/g,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及倍率性能;性能改善的原因不仅得益于导电率的提高,而且得益于Ag作为负极材料时具有储锂活性.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Ag掺杂
,
TiO2纳米管阵列
,
锂离子电池
,
负极
王录娥
,
任旭梅
,
吴峰
材料导报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碳材料与锡基合金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总结了C-Sn二元复合材料的主要种类,并分析了它们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特点;同时阐述了C-Sn-金属三元复合材料的发展,这种复合材料结合了碳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合金材料的高比容量的优势,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
,
碳
,
锡
,
金属
张春明
,
黄昭
,
张遥遥
,
王丹
,
何丹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钛酸锂(Li4Ti5O12)是一种“零应变”材料,即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发生体积变化,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克服它的绝缘性缺陷,通常从颗粒纳米化和提高导电性两方面对材料进行改性.通过对传统溶胶凝胶法进行改进,成功地制备了颗粒细小(颗粒尺径约为150~400nm)、分散性良好的A位La3+掺杂的Li4Ti5O12粉体.La3+掺杂能够有效地减小界面电荷转移电阻,并缓解材料的电极极化现象.未进入晶格的La3+有可能阻塞Li+的一维扩散通道,而杂质La0.625Li0.25TiO3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离子导电性,受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同La3+掺杂量的Li4Ti5O12表现出了不同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掺杂
,
锂电池
,
钛酸锂
,
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