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斌
,
李文建
,
曲颖
,
李萍
原子核物理评论
相对于低能离子束生物学, 中能重离子束对植物的诱变效应介绍较少. 从机理上综述了中能重离子束辐照诱变技术的优点, 简要介绍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模式植物的重离子束辐照育种的现状, 最后从转基因、分子辅助标记及航天育种等方面对重离子束辐照育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重离子
,
辐照
,
诱变
,
育种
刘敬
,
陈积红
,
胡伟
,
王曙阳
,
李文建
原子核物理评论
考察不同剂量重离子束对北里链霉菌的致死及诱变效应,可确定最有利于筛选高产菌株的重离子束辐照剂量.利用不同剂量的重离子束辐照北里链霉菌孢子,统计了存活率、致死率、正负突变率.结果发现,在5 Gy重离子辐照时北里链霉菌出现较高致死率,其后随剂量升高,致死率变化较平缓.各辐照剂量下正负突变率相比较,40 Gy时正突变率最高,负突变率相对较低,存活率为0.92%.因此确定40 Gy是对北里链霉菌高产菌株筛选最有利的辐照剂量.
关键词:
重离子
,
剂量
,
诱变
,
北里链霉菌
张佳佳
,
代西梅
,
赵帅鹏
,
陈雪能
原子核物理评论
以小麦品种小偃81为材料,利用低能N+离子,60Coγ射线以及紫外线UV-C等为诱变源,对种子胚部进行辐照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及苗高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辐照后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能N+注入对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注入后种子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苗高在5×1017 N+/cm2时显著低于对照;60Co和紫外线辐照对种子活力有较显著的影响,辐照后的根长和苗高均显著低于对照;N+束辐照后的幼苗CAT酶活随剂量的变化规律性不明显,POD和SOD酶活总体趋势随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GSH含量随剂量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由此可知,辐照诱变可以诱导小麦一系列的生理变化。60Coγ射线和紫外线UV-C对小麦胚根的伤害较大,导致幼苗在后期大量死亡。N+注入对小麦的损伤效应较60 Co和紫外线γ射线和紫外线UV-C小,一定注量的N+注入处理可促进小麦生长。
关键词:
小麦
,
诱变
,
种子活力
,
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