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气态二聚体裂解温度对Parylene C膜力学和透气性能的影响

吉祥波 , 陈志 , 陈慧 , 唐贤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控制气态环状二聚体原料的裂解温度,在不同裂解温度下合成Parylene C膜,分析了裂解温度对膜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600℃时,原料裂解不充分,膜中存在大量未裂解原料的球状聚集体,导致膜的拉伸强度降低,气体透过率较高;当裂解温度达到720℃,气态原料存在部分过度裂解,裂解温度在630℃~690℃时,原料的裂解较充分,而且过裂解程度较小,制备的膜综合性能优异。

关键词: Parylene , C , 透气性能 , 裂解温度 , 化学气相沉积

空心石英纤维增强氮化物基低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邹晓蓉 , 张长瑞 , 王思青 , 曹峰 , 李斌 , 宋阳曦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0.3.009

以环硼氮烷和伞氧聚硅氮烷组成的混杂先驱体为原料,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了空心石英纤维增强氮化硼-氮化硅混杂基体的复合材料,研究了裂解温度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断口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解温度从300℃提高到500℃时,复合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大,材料的弹性模量随之提高,而其弯曲强度先增后减.当裂解温度为400℃时,复合材料表现出最高抗弯强度(132.4MPa),这源于较小的纤维损伤以及基体和纤维之间良好的界面结合状态.随着裂解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也逐渐增大,但三种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均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2.60~3.01)和较低的损耗角正切值(小于5×10-3),材料良好的介电性能源于介电性能优异的高纯度空心石英纤维增强相和较低密度的尤碳氮化物基体.

关键词: 空心石英纤维 , 先驱体浸渍-裂解 , 复合材料 , 裂解温度 , 力学性能 , 介电性能

裂解温度对先驱体转化制备2D-Cf/Si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简科 , 陈朝辉 , 马青松 , 郑文伟 , 胡海峰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5.014

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和SiC微粉为原料制备了2D-Cf/SiC材料,考察了首次裂解温度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首次裂解温度的提高有助于弱化界面结合,形成良好的界面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当裂解温度从1000℃提高到1600℃时,材料的弯曲强度由200.7MPa提高到319.2MPa,剪切强度由16.8MPa提高到29.8MPa,断裂韧度由7.4 MPa·m1/2提高到15.0 MPa·m1/2.

关键词: 裂解温度 , 界面 , 先驱体转化法 , Cf/SiC材料

裂解温度对聚硅氧烷转化Cf/Si-O-C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马青松 , 陈朝辉 , 郑文伟 , 胡海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聚硅氧烷为先驱体,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纤维二维编织布增强Si-O-C复合材料(Cf/Si-O-C),探讨了裂解温度对材料界面结构和弯曲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倒数第二周期的裂解温度从1 100℃提高到1 400℃时,可以弱化纤维/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弯曲强度.

关键词: 裂解温度 , 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 先驱体浸渍裂解 , Cf/Si-O-C复合材料

2D Cf/SiC-S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刘静宇 , 陈朝辉 , 简科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7.02.010

针对短时高温抗氧化的具体环境,采用先驱体转化工艺制备2D Cf/SiC-Si复合材料.首先考察首周期裂解温度对2D Cf/SiC-Si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周期采用1200℃裂解,所制备的2D Cf/SiC-Si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较好,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305.4MPa和15.7 MPa·m1/2.在此基础上研究了Si粉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增加,2D Cf/SiC-Si材料的力学性能稍有降低,而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主要原因在于材料中游离碳含量的降低和Si氧化后生成的具有封填裂纹和隔氧作用的SiO2膜.

关键词: 2D Cf/SiC-Si复合材料 , 先驱体转化 , 裂解温度 , 力学性能 , 抗氧化性能

裂解工艺对先驱体转化制备Cf/Si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简科 , 陈朝辉 , 马青松 , 郑文伟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4.05.011

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为先驱体,经8个周期的反复真空浸渍-交联-裂解处理制备出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3D-B Cf/SiC)复合材料,考察了裂解工艺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裂解升温速率可以提高材料密度,形成较理想的界面结合,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裂解温度对材料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Cf/SiC复合材料在第6个周期采用1600℃裂解可以弱化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提高材料致密度,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得到较大改善.裂解升温速率为15℃/min,第6个周期采用1600℃裂解制备的Cf/SiC材料性能较好,弯曲强度达到556.7 MPa.

关键词: Cf/SiC材料 , 裂解温度 , 裂解速率 , 弯曲强度 , 界面 , 致密度

裂解温度对稻秆与稻壳制备生物炭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高凯芳 , 简敏菲 , 余厚平 , 陈朴青 , 谢永璨 , 于培德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8.2016010607

以稻秆和稻壳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300、400、500、600、700℃)采用热裂解法制备生物炭,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测定各生物炭比表面积,以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和Boehm滴定法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生物炭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不同温度对不同原材料制备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种类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温裂解条件(300、400、500℃)下,同温度稻壳生物炭(RC-H)比表面积显著高于稻秆生物炭(RC-S);高温裂解(600、700℃)条件下,同温度RC-S比表面积则更大.随裂解温度升高,两种原材料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均呈显著增大的趋势,其中稻秆在600℃下制备的RC-S比表面积最大,稻壳在700℃下制备的RC-H比表面积最大.FTIR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温度下两种材料制备的生物炭特征吸收峰基本相同,且表面基团种类大致相同,但RC-S较RC-H表面官能团更丰富,在热解过程中均形成了芳香环结构,且芳香化程度随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同裂解温度下两种材料的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变化规律相似,主要表现为烷烃基随裂解温度升高而缺失,甲基(—CH3)和亚甲基(—CH2)逐渐消失,而芳香族化合物增加,芳香化程度增强.Bohem滴定结果表明,各裂解温度下RC—S的表面官能团总量和碱性官能团数量均高于RC-H,而各裂解温度下RC-S的酸性官能团含量均小于RC-H.随裂解温度升高,两种材料制备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变化规律相似,表现为表面官能团总量均减少,酸性官能团含量降低,碱性官能团含量增加.

关键词: 稻秆 , 稻壳 , 生物炭 , 裂解温度 , 表面官能团

生物炭的制备温度及酸处理对卡马西平的吸附动力学影响

陈建 , 王朋 , 曹艳贝 , 郭秉林 , 张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7.2015112401

本研究考察了卡马西平(CRZ)在9种不同条件(裂解温度200、300、500℃,无酸,HCI和HCI-HF)处理的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分别应用拟一级、拟二级和双室一级3种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提供了更精确的描述.裂解温度和酸处理对CBZ的吸附动力学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不同酸洗导致矿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矿物对生物炭吸附CBZ的快室吸附单元起主要作用,生物炭内部的芳香环随生物炭的升高而更加致密,生物炭内部的芳香环结构主要贡献于慢室吸附单元.生物炭的矿物组分一方面屏蔽了有机质上的一些吸附点位,另一方面矿物自身可以有效地吸附污染物,酸洗去矿物对生物炭吸附污染物的表观影响可能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平衡.

关键词: 卡马西平 , 生物炭 , 裂解温度 , 矿物 , 双室一级模型

裂解温度对碳纳米管制备的影响

李颖 , 李轩科 , 刘朗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2.04.011

以纳米级复合物NiO/SiO2为催化剂、甲烷为碳源,采用催化分解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并运用TEM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纳米碳管进行了形貌分析. 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碳纳米管的产率和形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碳纳米管的产率都很低.适合碳纳米管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20℃~720℃,在660℃~680℃之间反应可得到稳定的产率.在640℃~680℃之间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得到的碳纳米管形貌不均一而且含有很多杂质.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催化裂解法 , 裂解温度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