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东
,
王贵成
,
陈康敏
,
贾志宏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3.030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干磨削方式对45钢进行了磨削硬化处理,研究了磨削硬化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磨削温度场和应变场的综合作用下,完全硬化区马氏体相呈现"细-粗-细"的变化规律,且相对粗大马氏体相出现在次表层;而过渡区组织的形成主要在于磨削热循环温度场的作用.磨削深度或原始组织对显微硬度无显著影响,硬度值均在700~750HV之间;但磨削硬化层深度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或原始组织均匀性的提高,从0.9mm增大到1.4mm.
关键词:
磨削
,
表面硬化
,
显微组织
,
硬化层深度
吴良芹
,
秦艳
,
钱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刚玉砂轮在普通平面磨床上对35CrMo钢进行磨削硬化,研究其硬化层组织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淬火工艺可获得700HV以上的高硬度淬硬层,最大淬硬层深达1.8 mm;磨削淬火加热速度极快,细化了奥氏体晶粒,淬火马氏体组织非常细小,得到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整合组织.
关键词:
磨削
,
表面硬化
,
马氏体
,
35CrMo
,
维氏硬度
陈永君
,
胡小刚
,
羌建兵
,
董闯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392
考察了Al62Cu25.5Fe12.5准晶磨料对紫铜、2024铝合金和304不锈钢3种软金属表面的研磨行为, 从表面形貌、纳米硬度、碾抹系数、磨损量和电化学阻抗等方面与传统硬磨料(金刚石、Al2O3和SiO2)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经准晶磨料抛光的工件表面形貌与碾抹程度相关, 碾抹系数越大, 表面越平整, 且碾抹系数与表面磨损率成反比.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准晶磨料的这种“碾抹”特性可导致不锈钢表面产生硬化效应, 硬度可提高约0.3 GPa. 准晶磨料的碾抹特性还有利于2024铝合金表面生成高耐蚀能力的钝化膜.
关键词:
准晶磨料
,
软金属
,
碾抹特性
,
表面硬化
,
钝化膜
陈永君
,
胡小刚
,
羌建兵
,
董闯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392
考察了Al62Cu25.5Fe12.5准晶磨料对紫铜、2024铝合金和304不锈钢3种软金属表面的研磨行为,从表面形貌、纳米硬度、碾抹系数、磨损量和电化学阻抗等方面与传统硬磨料(金刚石、Al2O3和SiO2)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准晶磨料抛光的工件表面形貌与碾抹程度相关,碾抹系数越大,表面越平整,且碾抹系数与表面磨损率成反比.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准晶磨料的这种“碾抹”特性可导致不锈钢表面产生硬化效应,硬度可提高约0.3 GPa.准晶磨料的碾抹特性还有利于2024铝合金表面生成高耐蚀能力的钝化膜.
关键词:
准晶磨料
,
软金属
,
碾抹特性
,
表面硬化
,
钝化膜
崔明焕
,
王志光
,
姚存峰
,
申铁龙
,
李炳生
,
庞立龙
,
金运范
,
李锦钰
,
朱亚滨
,
孙建荣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206
完成了不同注量或温度下100 keV的He离子注入高纯钨的实验,并利用纳米压痕技术测量了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所有注入样品的纳米硬度值都高于未注入样品的纳米硬度值。对于室温注入样品,随着注量的增加,样品抗弹性变形能力下降;当注量不高于5×1017 ions/cm2时,钨的纳米硬度峰值随着注量的增加而增加;注量为1×1018 ions/cm2的钨样品的纳米硬度峰值反而降低。高温注入样品的抗弹性变形能力优于室温注入样品的抗弹性变形能力;随着注入温度的增加,样品的平均纳米硬度值和弹性模量略有下降。分析讨论了He注入钨硬化和抗弹性形变能力降低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He注入
,
高纯钨
,
纳米压痕
,
表面硬化
张锋刚
,
朱小鹏
,
雷明凯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13289/j.issn.1009-6264.2016-X279
利用能量密度3 ~ 34 J/cm2、脉冲宽度180 ns的强流脉冲电子束(IPEB)对WC-Ni硬质合金进行了表面辐照处理.采用SEM、XRD、EPMA和显微硬度等方法研究了IPEB辐照WC-Ni硬质合金表面硬化行为.结果表明,IPEB辐照使WC-Ni硬质合金表面发生快速重熔和Ni粘结相的择优烧蚀,导致α-WC相向β-WC1-x和α-W2C亚稳相转变;IPEB辐照WC-Ni硬质合金表面出现硬化与软化现象,表面硬化归因于硬质合金表面致密化、α-W2C亚稳相的形成、Ni粘结择优烧蚀,而硬质合金表面软化则源于表面Ni含量的增加、大量3-WC1-x相的形成以及表面烧蚀孔与微裂纹等缺陷的形成.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
WC-Ni硬质合金
,
显微硬度
,
表面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