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铜表面聚合物刷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鲁钢 , 陆春华 , 许仲梓 , 李祎旻

腐蚀与防护

采用N-[亚苄基-1,2-乙二氨基乙基]-2-溴异丁酰胺为引发剂,联吡啶为配体,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实现了铜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铜表面形成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物刷,在0.5mol/L NaCl介质中,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法,考察了聚合物刷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铜表面接枝的PM-MA分子量达到1.27×10s时,腐蚀电位提高到22 m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到0.88μA/cm2,缓蚀效率达到96.61%,膜的电容值为0.398×10-7F/cm2,在0.5 mol/L NaCl溶液中浸泡24 h后,NaCl水溶液渗透进入PMMA薄膜的百 分比为77.06%.

关键词: ,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聚合物刷 , 电化学性能

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改性聚酯薄膜表面

张洪文 , 张敏艳 , 姜彦 ,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将丙烯酸盐聚合物接枝到聚酯(PET)薄膜表面.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接枝改性对聚酯薄膜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仅、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失重仪对接枝改性前后的聚酯薄膜进行相关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酯薄膜的接枝百分率和接触角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接枝百分率最大为2.58%,接触角为110°.热失重数据得出,改性薄膜的初始分解温度和引发剂的一致,为395℃,表明接枝的丙烯酸盐聚合物对聚酯薄膜本体热性能影响不大.

关键词: 聚酯薄膜 ,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丙烯酸盐聚合物 , 表面性能 , 热失重

聚酯薄膜表面接枝含硅共聚物及其疏水性能

张洪文 , 张琳 , 袁珣 , 张敏艳 , 周仕龙 , 姜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聚酯薄膜表面桉枝由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的共聚物,以提高基体材料的表面疏水性.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接枝舍硅共聚物对聚酯薄膜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改性前后聚酯薄膜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利用接触角测试对比研究聚酯薄膜接枝改性前后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随反应时间延长,反应温度的提高,聚酯薄膜表面水接触角不断提高,最高达到95.8°,表面自由能下降,疏水性提高.

关键词: 聚酯薄膜 ,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接触角 ,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含硅共聚物

新型反相限进材料及其性能

魏缠玲 , 赵丽娟 , 祁玉霞 , 李亚 , 李文婧 , 龚波林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7037

以溴代硅胶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在改性硅胶上经二步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制备内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C18)、外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水解得到表面含大量二醇基的新型反相限进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TGA)对其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反相限进材料的吸附性能,其对磺胺二甲氧嘧啶和土霉素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02和4.80mg/g.结合固相萃取(SPE)评价其对大分子蛋白质的排阻性能,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排阻大分子模型,排阻能力达90%.将其用于牛奶中土霉素的分离富集,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土霉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19%,相对标准偏差为3.03%.有望将新型反相限进材料和HPLC或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分析系统结合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处理和检测.

关键词: 限进材料 ,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牛血清白蛋白 , 磺胺二甲氧嘧啶 , 土霉素 , 牛奶

聚乙烯吡啶接枝聚砜膜的制备及pH敏感性能

王明霞 , 姬宇 , 张玉忠 , 王诗哲 , 龙雪元 , 赵莉芝 , 严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3.012

以氯甲基化聚砜(CMPSF)膜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为催化剂以及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为配体,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在聚砜(PSF)膜表面接枝聚4-乙烯吡啶(P4VP),制备了聚乙烯吡啶接枝聚砜膜(PSF-P4VP).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对接枝膜进行化学结构和表面形貌表征.结果表明,P4VP被成功接枝到PSF膜,随接枝率上升,膜表面粗糙度增加.P4VP接枝基团改善了PSF膜表面的亲水性,接枝后膜的水渗透通量提高,且具有pH敏感性,随着膜表面P4VP接枝率增加,pH响应性更明显.

关键词: 聚砜 , 聚乙烯吡啶 ,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pH敏感膜

表面改性蒙脱土/聚氨酯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姜雪 , 武荣兰 , 张玉芬 , 吴爱宗 , 王吉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3.028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的方法在蒙脱土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改性后的蒙脱土与聚氨酯原位聚合制备形状记忆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测试其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蒙脱土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上升,且改性蒙脱土的加入增大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在循环4次后仍具有很好的形状记忆性能.

关键词: 蒙脱土 ,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聚氨酯 , 形状记忆 , 复合材料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