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巧
,
张淑荣
,
张鹏
催化学报
利用黄单胞菌(Xanthomonas) BT-112进行发酵,生物催化合成α-熊果苷. 考察了反应温度、摇床转速和菌体对对苯二酚的最大耐受度、反应物浓度比、反应时间及糖的种类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用本方法合成的产物为单一的α-熊果苷. 在温度35 ℃, 摇床转速180 r/min, 对苯二酚浓度48 mmol/L, 蔗糖与对苯二酚的摩尔比2∶1, 反应48 h的条件下,高达94.3%的对苯二酚转化为α-熊果苷.
关键词:
α-熊果苷
,
黄单胞菌
,
发酵
,
生物催化
,
对苯二酚
,
蔗糖
,
化妆品
张欢欢
,
李疆
,
赵珊
,
丁晓静
,
王志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5.03042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检测快速测定食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以水或5 mmol/L醋酸为样品提取液,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30.2 cm(有效长度20 cm)×50μm)为分离柱,4 mmol/L 山梨酸钾+10 mmol/L磷酸钠+30 mmol/L NaOH(pH 12.56)+0.5 mmol/L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离缓冲液,在-8 kV下分离,于254 nm波长下检测,10 min内实现了食品中上述4种糖的同时分离与测定。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检出限( S/N=3)分别为50、75、25和25 mg/L,定量限( S/N=10)分别为150、225、75和75 mg/L,回收率在87.0%~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4.7%之间。整个实验过程未使用有机溶剂。用该法测定了9种食品样品及1个质控样品,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食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日常测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
间接紫外法
,
乳糖
,
蔗糖
,
葡萄糖
,
果糖
,
食品
李骞
,
饶雪飞
,
徐斌
,
杨永斌
,
刘婷
,
姜涛
,
胡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137-7
采用还原酸浸法对含铅、银的低品位锰锌复合矿进行综合利用.通过绘制Mn?Zn?H2O系的φ?pH图并对其进行分析可知,锰和锌在pH?2~5.61的酸性条件下可以同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双氧水和蔗糖都是强化锰和锌同时浸出的有效还原剂,并且有利于铅和银在渣中富集.当以双氧水为还原剂配合硫酸对复合矿进行还原浸出时,锰和锌的浸出率分别为95.88%和99.23%,同时铅和银在渣中的品位分别富集到13.21%和489.36 g/t.当以蔗糖为还原剂时,锰和锌的浸出率分别为98.26%和99.62%,同时铅和银在渣中的品位分别富集到13.92%和517.87 g/t.
关键词:
锰锌复合矿
,
双氧水
,
蔗糖
,
综合利用
,
锰
,
锌
,
浸出
赵志江
,
林生
,
余寒峰
,
吴马辉
,
孙旭东
机械工程材料
为降低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AlN粉体的反应温度,减小粉体粒径、缩短反应时间,以勃母石(γ-AlOOH)为铝源、蔗糖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AlN超细粉体,用XRD、TEM等方法分析了所制备粉体的物相组成与形貌.结果表明:在1 480℃、流通氮气氛中保温1 h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50 nm的AlN粉体,大幅度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在高温下,γ-AlOOH分解成Al2O3,部分Al2O3被碳还原成气态铝和铝的低价氧化物(Al2O3,AlO),它们与氮气直接反应生成AlN和中间相AlON,随后中间相AlON也发生反应生成AlN.
关键词:
勃母石
,
蔗糖
,
AlN粉体
,
碳热还原氮化法
赵渺
,
易双萍
,
王震虎
功能材料
采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氧化还原体系把高价硒还原成灰黑色的三方相硒.以蔗糖、葡聚糖为软模板和形态导向剂,制备出了尺寸均匀、形态不同的硒纳米线.并用XRD、SEM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成线机理做了相应的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糖对硒纳米线生长的影响不同,在蔗糖条件下生成的硒纳米线尺寸较小,直径在80~300nm,长度在大约6μm左右.而在葡聚糖条件下生成的纳米线直径在500nm以上,长度达到0.5cm.它们生成的硒纳米线均为三方相结构,并且结晶性能良好,其生长方向沿着三方向硒的[001]方向生长.
关键词:
硒纳米线
,
蔗糖
,
葡聚糖
,
绿色合成法
罗利华
,
杨刚
,
邢卫红
,
徐南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4.04.006
在实验考察温度、循环流速和葡萄糖浓度对葡萄糖溶质截留率的基础上,考察了纳滤过程中蔗糖与葡萄糖的浓度比对混合溶液溶质组分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渗透流率下,混合溶液中一组分的截留率因另一组分的存在而下降,渗透流率越大,体系越难分离;当渗透流率小于1.85×10-6m·s-1时,在考察的浓度比变化范围内,葡萄糖与蔗糖溶液的分离因子大于2.4.
关键词:
纳滤
,
葡萄糖
,
蔗糖
,
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