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槽群内汽泡动力学行为对接触线的影响

曹阳 , 胡学功 , 郭朝红 , 唐大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沸腾情形下毛细微槽群热沉内汽泡对汽液固三相接触线的影响,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汽泡动力学行为会直接导致微槽群内三相接触线的形状变化,从而引起蒸发薄液膜的厚度、面积以及汽液界面曲率等对薄液膜的蒸发换热特性有重要影响的物理量的变化。实验证实了在开放式微细尺度槽群结构热沉中,固有弯月面区域里的沸腾与扩展弯月面区域里的薄液膜蒸发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对微槽群的强化相变换热特性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毛细微槽群 , 汽泡动力学行为 , 可视化 , 三相接触线 , 蒸发薄液膜

基于微肋管的微沟槽表面薄液膜沸腾理论模型

王跃社 , 周芳德 , 本田博司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基于微肋管的薄液膜蒸发沸腾的输运现象数学模型及其有限差分求解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蒸发扩张半月形液膜中,非蒸发液膜区域液膜形状主要取决于分子膨胀压力;在薄液膜区域与非蒸发区域的连接处存在着一个强烈的蒸发点,这是膨胀压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本征半月形液膜区域压力梯度几乎完全取决于表面张力,因而在该区域内液膜形状可以假定为圆弧形状.

关键词: 微肋管 , 非蒸发液膜 , 蒸发薄液膜 , 本征半月形液膜

微细通道内蒸发薄液膜区壁面滑移及微流动特性

赵俊杰 , 彭晓峰 , 段远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扩展Young-Laplace方程和动力学理论研究微通道中蒸发薄液膜区固液界面附近流动和传热特性,考虑压力特征、壁面滑移和温度跳跃建立物理模型.利用边界层近似,提出一种计算固液界面吸附微液层热阻的方法,导得固液界面的热阻和温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壁面微流动会降低毛细压力梯度,增加壁面热阻,降低液相过热度,恶化液膜铺展和传热性能,在薄液膜区不可忽略.阐明壁面微流动含义,指出滑移系数与吸附流动微液层厚度的关系.

关键词: 蒸发薄液膜 , 固液界面 , 滑移系数 , 壁面微流动 , 微通道 , 壁面温度跳跃

矩形微槽蒸发薄液膜新边界条件的设定

杜世元 , 赵耀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了一种新的边界条件来求解微槽内蒸发薄液膜的控制方程。这种新的边界条件保证在毛细微槽中,本征弯液面区域的液面弯曲中心位于微槽的中心线上,从而消除了传统微槽薄液膜计算模型中产生的物理矛盾。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过热度的增加,本征弯液面部分的曲率半径不是恒定的,而是逐渐增加的,这导致了本征区域毛细吸力的降低。计算结果同时表明在本征区域的较薄位置,存在一个狭窄的热流密度相当大的子区域。在数值研究中,如果将此子区域用恒定半径的区域来替代,从理论上来讲是不合理的。

关键词: 边界条件 , 蒸发薄液膜 , 本征区域半径

矩形微槽横截面换热特性的分析

郭朝红 , 胡学功 , 唐大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矩形毛细微槽中液膜在横截面方向上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当弯月面与槽底接触时,不仅在微槽的侧壁面上存在两个蒸发薄液膜区,在槽底还形成了两个蒸发薄液膜区;随着槽底热负荷的增大,薄液膜区域热流密度的峰值随之升高;固液接触角增大,薄液膜区域的热流密度峰值增大;薄液膜区域的高强度蒸发换热是矩形毛细微槽高强度换热的主要原因,占总换热量的80%以上;固液界面接触角对薄液膜换热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 矩形毛细微槽 , 蒸发薄液膜 , 横截面换热特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