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甲醇水相重整制氢原位还原苯乙酮制备α-苯乙醇

姜莉 , 祝一锋 , 项益智 , 李小年

催化学报

在液相状态下,吸热的甲醇水相重整制氢反应和放热的苯乙酮液相加氢反应可使用相同类型的催化剂,并在相近的反应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 据此,提出利用甲醇水相重整制氢原位还原苯乙酮制备α-苯乙醇,将两个反应偶合形成一种新的苯乙酮加氢还原方法,即苯乙酮液相原位加氢还原法. 通过这种偶合,在Raney Ni催化剂作用下实现了羰基的高选择性还原(α-苯乙醇选择性可达95%), 同时水相重整过程中甲醇的转化率和氢的选择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条件是影响苯乙酮原位加氢反应性能的重要因素;优化反应的温度、压力、苯乙酮浓度和原料配比可以提高甲醇水相重整制氢选择性和羰基加氢选择性.

关键词: 液相 , 甲醇 , 重整 , 苯乙酮 , 加氢 , 苯乙醇 , 偶合 , Raney镍

活性酵母细胞不对称催化苯乙酮还原及树脂吸附对反应的促进作用

杨忠华 , 姚善泾 , 赵珺

催化学报

以苯乙酮为模型底物,研究了水相体系中酵母细胞催化前手性芳香酮不对称还原生成相应手性醇的反应特性. 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的产物以(S)-α-苯乙醇为主,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很高,(S)-α-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可达99%左右. 在pH为7~8, 酵母细胞用量为0.2 g/ml的条件下能获得较高的产物收率(可达35%左右). 酵母细胞能选择性地氧化(S)-α-苯乙醇,而留下(R)-α-苯乙醇.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合适的吸附树脂,可以降低底物和产物对细胞的毒害作用,显著提高反应底物的初始浓度,从而提高产物收率.

关键词: 生物催化 , 酵母细胞 , 苯乙酮 , 不对称还原 , 手性醇 , 苯乙醇 , 树脂 , 吸附

水/有机两相体系中钌膦配合物催化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加氢反应

熊伟 , 杨朝芬 , 袁茂林 , 陈华 , 李贤均

催化学报

将手性二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二磺酸钠((1S,2S)-DPENDS)修饰的钌膦配合物用于催化水/有机两相体系中苯乙酮的不对称加氢. 结果表明, (1S,2S)-DPENDS和KOH的浓度对反应有很大影响,二者的协同作用使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产物的对映选择性大大提高. 对温度、压力、底物/钌的摩尔比和膦配体/钌摩尔比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以[RuCl2-(TPPTS)2]2为催化剂前体催化苯乙酮不对称加氢时,产物的ee值可达66.4%, 催化剂经过简单的相分离即可循环使用.

关键词: 钌膦配合物 , 苯乙酮 , 两相体系 , 不对称加氢 , 对映选择性 , 苯乙醇

光控光合菌生物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的反应机理

王梦亮 , 胡锐 , 郭学林 , 闫甫昆 , 刘滇生

催化学报

以苯乙酮作为模型底物,通过制备类球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载色体和分离纯化的胞内氧化还原酶混合液,构建了以类球红杆菌全细胞为催化剂、氧化还原酶为催化剂以及载色体与氧化还原酶偶合三种不对称还原反应体系,并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最适氢供体乙酸钠和电子供体硫代硫酸钠提高产物的转化收率.通过检测目标产物的收率、对映体过量(ee)值和光学构型,分析了光控不对称还原的生物催化机理,发现光照可以改变胞内(S)-氧化还原酶和(R)-氧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产生不同构型的产物,加入电子供体和氢供体后,反应收率和ee值提高的原因是由于分别补充了细菌叶绿素分子Bchl失去的电子和NADPH再生所需的活性氢.

关键词: 类球红杆菌 , 氧化还原酶 , 光控不对称还原 , 苯乙酮 , 苯乙醇 , 载色体

Ru-(S)-BINAP/γ-Al2O3催化剂上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多相不对称加氢反应

黄艳轶 , 马红霞 , 熊伟 , 陈华 , 李贤均

催化学报

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Ru-(S)-BINAP/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不对称加氢的活性. 在KOH-异丙醇溶液中,在 c(KOH)=0.04 mol/L,氢气压力5 MPa和10 ℃条件下,(1S,2S)-DPEN手性修饰剂修饰的Ru-(S)-BINAP/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反应28 h后苯乙酮的转化率可达100%,(R)-苯乙醇的ee值可达75.0%.

关键词: 苯乙酮 , , 手性配体 , 手性修饰剂 , 不对称加氢 , 苯乙醇

溶剂型脱漆剂脱漆效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葛娣 , 段宁 , 黄铿杰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1.017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制备了一种针对食品罐用镀锡钢板的溶剂型脱漆剂.讨论了表面活性剂、促进剂 的选择,以及温度、挥发速率、搅拌时间对脱漆剂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MAB为2%,促进剂乳酸为28%,在80~85℃时搅拌10 min,3~5 min内可使漆膜软化、脱落,所得脱漆剂的脱漆效果最高,毒性、挥发性和腐蚀性低.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在脱除漆膜的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脱漆后材料组分基本无变化,脱漆剂可反复利用.

关键词: 脱漆剂 , 苯乙醇 , 环保型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