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傲
,
黄剑锋
,
谈国强
功能材料
以硝酸铋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以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TS)为模板,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s,SAMs)技术,在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Bi2Ti2O7晶态薄膜。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EDS)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手段对Bi2Ti2O7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OTS为模板利用自组装技术,经540℃煅烧2h可成功制得立方相Bi2Ti2O7晶态薄膜,且薄膜表面平整光滑,均匀致密。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膜
,
Bi2Ti2O7
,
薄膜
,
表征
高博
,
晏华
,
王雪梅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增刊(Ⅰ).011
利用SAMs(self-assembled monolayers)技术将芘丁酸分子接枝于经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APTES)修饰的玻璃基片表面.通过XPS、荧光发射光谱的表征以及接触角测试等来考察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考察了薄膜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氧猝灭特性.实验表明,芘丁酸分子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固定于玻片表面,形成了SAMs薄膜,其在甲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中的氧猝灭效率较高,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关键词:
芘
,
荧光
,
薄膜传感器
,
自组装单层膜
谈国强
,
刘剑
,
苗鸿雁
,
贺中亮
,
夏傲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749
以(NH4)2TiF6、 Ba(NO3)2 和H3BO3为主要原料,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 以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为模版,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四方相钛酸钡晶态薄膜. 改性基板的亲水性测定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表明, 紫外光照射使基板由疏水转变为亲水, 能够对OTS-SAM起到修饰作用. 金相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OTS单分子膜指导沉积的薄膜样品表面均匀, 表明OTSSAM对钛酸钡薄膜的沉积具有诱导作用; 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 空气中600℃下保温2h实现了薄膜由非晶态向四方相BaTiO3晶态薄膜的转化过程, 制备的钛酸钡薄膜在基板表面呈纳米线状生长, 线长约在500~1000nm之间, 相互连接的晶粒大小约为100nm. 文章同时对自组装单层膜和钛酸钡薄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膜
,
BaTiO3
,
thin film
,
formation mechanism
夏傲
,
黄剑锋
,
谈国强
,
刘丹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9.003
以硝酸铋和氟钛酸铵为原料,以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TS)为模板,利用自组装单层膜(SAM)技术,在玻璃基片上制备钛酸铋薄膜.改性基板的亲水性测定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表明,紫外光照射使基板由疏水转变为亲水,能够对OTS-SAM起到修饰作用.借助XRD,SEM测试手段分析了前驱液的pH值、沉积条件和煅烧温度对Bi4 Ti3O12薄膜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液pH值为1.30,60℃条件下沉积6h,有利利于薄膜的生长,所得薄膜均匀数密;600℃为最佳煅烧温度.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膜
,
钛酸铋
,
薄膜
,
工艺
于志伟
,
苗鸿雁
,
谈国强
,
殷立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是制备纳米尺寸超薄膜材料的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高效、环境友好的绿色制膜技术.本文首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自组装单层膜技术(SAMs)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然后对SAMs技术诱导沉积纳米晶态无机薄膜的机理进行了综述,接着比较了SAMs技术与生物矿化的异同,最后对SAMs技术的应用做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膜
,
纳米晶态薄膜
,
沉积机理
,
生物矿化
高博
,
晏华
,
王雪梅
功能材料
利用表面反应,在玻璃基片表面引入芘丁酸分子,制备成单分子层自组装荧光薄膜,测定了薄膜的润湿性和荧光光谱,考察了酰胺化温度对荧光传感薄膜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究了薄膜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芘丁酸分子成功地固定在玻璃基片表面,降低温度对酰胺化反应有利,以及不同的介质对薄膜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芘
,
荧光
,
薄膜传感器
,
自组装单层膜
谈国强
,
刘剑
,
苗鸿雁
,
贺中亮
,
夏傲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749
以(NH4)2TiF6、Ba(NO3)2和H3BO3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以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OTS)为模版,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四方相钛酸钡晶态薄膜.改性基板的亲水性测定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表明,紫外光照射使基板由疏水转变为亲水,能够对OTS-SAM起到修饰作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OTS单分子膜指导沉积的薄膜样品表面均匀,表明OTS-SAM对钛酸钡薄膜的沉积具有诱导作用;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空气中600℃下保温2h实现了薄膜由非晶态向四方相BaTiO3晶态薄膜的转化过程,制备的钛酸钡薄膜在基板表面呈纳米线状生长,线长约在500~1000hm之间,相互连接的晶粒大小约为100nm.文章同时对自组装单层膜和钛酸钡薄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膜
,
钛酸钡
,
薄膜
,
形成机理
姚丽双
,
彭增辉
,
刘永刚
,
宣丽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2.0162
将分子自组装单层膜技术应用于铁电液晶取向,结合传统摩擦技术制备了非对称取向的铁电液晶器件.采用在液晶相变过程中不施加电场的简易制备方法,获得了铁电液晶的均一排列.且对比实验表明,自组装膜末端基团极性越大,器件对比度越高.通过分子模拟和排列机理分析认为自组装膜极性端基的引入,基板附近处液晶分子偶极和自组装膜端基基团相互作用,导致自组装取向层和摩擦取向层表面处铁电液晶分子的偶极指向一致性,通过器件表面-内部液晶分子排列的诱导作用,从而实现了铁电液晶器件的单畴无缺陷排列.
关键词:
铁电液晶
,
自组装单层膜
,
非对称
,
单畴
尹焕才
,
陆一泓
,
陈名利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3.019
随着生物分析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痕量物质的快速、超灵敏、高通量检测需求不断增多。其中,以巯基-金为基础构建的自组装单层膜分析技术作为超灵敏检测分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形成自组装膜方便、分析响应迅速、易于和其他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对巯基-金自组装单层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在生物分析测试中的应用进行分类总结,同时对应用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改进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从原理、应用、缺陷到改进方法的总结,对未来巯基-金自组装单层膜的设计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巯基-金
,
自组装单层膜
,
缺陷
,
巯基化合物
刘剑
,
苗鸿雁
,
谈国强
,
贺中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技术在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钛酸锶薄膜,利用接触角仪对前期处理后的基片润湿角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了薄膜的物相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技术制备的钛酸锶薄膜结晶良好,样品表面均匀,颗粒尺寸大约在300nm~500nm之间.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膜
,
钛酸锶
,
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