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
王永欣
,
陈铮
,
刘兵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Thomas-Fermi模型,系统定量地计算研究了在电场作用下Al6CuMg4准晶相对于Al-Cu-Mg固溶体及普通化合物的自由能和吉氏自由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Al6CuMg4准晶相、Al2CuMg及Al-Cu-Mg固溶体的自由能与吉氏自由能,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而升高.正电场作用要高于负电场作用,但差距不大.Al6CuMg4准晶相的自由能与吉氏自由能相对于固溶体对电场的变化更为敏感,随着电场的升高,Al6CuMg4与固溶体间的自由能与吉氏自由能的差值迅速增加.电场作用使得准晶相的不稳定性增加,Al2CuMg的稳定性显著高于Al6CuMg4的电场稳定性.对于Al-Cu-Mg固溶体,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对电场的敏感性增强,但增大幅度要远远小于化合物与准晶相的增大幅度.
关键词:
自由能
,
吉氏自由能
,
电场
,
Al6CuMg4准晶
,
Thomas-Fermi模型
曹保胜
,
何洋洋
,
董斌
材料导报
讨论了纳米尺度下体系自由能的改变对扩散模型的影响.随着体系尺度的逐渐减小,扩散模型由Fick扩散定律转变为Cahn-Hilliard扩散方程和非均匀体系非线性动力学扩散模型,原子的扩散系数也随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呈现出与局部原子浓度紧密相关的趋势.纳米尺度下体系自由能的变化是导致扩散模型改变的根本原因,体系非均匀性对自由能的贡献越大导致需采用非均匀体系非线性动力学扩散模型描述扩散.
关键词:
纳米扩散
,
自由能
,
Cahn-Hilliard扩散方程
,
非线性动力学扩散模型
刘彦婷
,
刘晓林
,
张勇
,
陈建峰
功能材料
以硝酸锶、氧氯化锆、四氯化钛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一步合成了SrTi_xZr_(1-x)O_3(x>0.4)连续固溶体粉体,陈化处理x<0.4的沉淀产物后,也可获得相应组成的结晶粉体.根据热力学原理,根据建立的计算模型,计算了生成SrTi_xZr_(1-x)O_3及其相关反应物的Gibbs生成自由能,从计算结果分析并解释了直接沉淀法合成SrTi_xZr_(1-x)O_3连续固溶体组成中的x取此范围.
关键词:
热力学计算
,
SrTi_xZr_(1-x)O_3固溶体
,
自由能
,
直接沉淀法
张建军
,
陈铮
,
刘霞
,
王永欣
,
刘兵
,
魏齐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Thomas-Fermi(TF)模型,确定电场作用下的内势场边界条件,建立了电场作用下单原子、化合物,固溶体、实际工业合金的自由能计算方法,系统地定量计算研究了电场作用下自由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单原子自由能变化趋势在电场作用下是关于非零电场对称的,并且不同元素的自由能对电场的敏感性不同,Al, Mg,Li 3元素在正电场一侧的敏感性依次为Al,Li,Mg;在负电场一侧的敏感性依次为Al,Mg,Li.电场作用下Al3Li化合物和固溶体Al-2.14%Li(原子分数,下同)的自由能在460K和800K表现出不同电场对称性和电场敏感性.在两种温度下,Al-2.14%Li固溶体自由能的电场敏感性要高于化合物Al3Li.而且在800 K高电场下固溶体Al-2.14%Li的自由能明显高于化合物Al3Li的自由能,在460 K相同的电场下,化合物的自由能低于固溶体的自由能.1420合金自由能的变化趋势是关于零电场对称的,时效电场下1420合金的拉伸性能也是关于零电场对称的.
关键词:
自由能
,
电场
,
Thomas-Fermi模型
,
Al-Li-Mg合金
蔡玉平
,
韩代朝
,
宁如云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5.03.034
对自由能取极小可得到一系列方程,原则上可以确定任意系统相变时的行为.在105K SrTiO3发生立方一四方的反铁畸变,考虑量子效应,从吉布斯自由能形式出发,计算了介电常数,并讨论低温时的居里一外斯行为.
关键词:
钛酸锶
,
自发极化
,
介电常数
,
自由能
于波涛
,
何明奕
,
王胜民
,
赵晓军
钢铁研究
从锌液本身的物理性能着手,通过引进焦利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利用吊片法测定热浸镀锌中锌液及其合金在420~480℃的表面张力,确定微量铝的加入,使由锌铝组成的理想稀溶液的自由能降低,引起锌液的表面张力下降,进而使锌液的化学位降低.并通过电化学实验测定了纯Zn及Zn-0.2%A1的极化曲线,证实了由表面张力降低所引起的锌液化学位的降低对提高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起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表面张力
,
焦利秤
,
自由能
,
化学位
,
耐腐蚀性
张建军
,
王永欣
,
陈铮
,
刘兵
材料热处理学报
基于Thomas-Fermi模型,计算研究了电场作用下Al-Cu-Fe系合金及其Al62.5 Cu25 Fe12.5,准晶相的自由能和吉氏自由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下Al62.5,Cu12.5,准晶的电场稳定性最低,其次是化合物Al7Cu2Fe,二元化合物Al2Cu的稳定性要远高于前两者,但比固溶体的电场稳定性要低.正、负边界势和极板电压作用下,准晶、化合物、固溶体的自由能与吉氏自由能随边界势和极板电压的升高而升高,且近似零点对称,但正边界势和正极板电压的作用要比负边界势和负极板电压的作用强.
关键词:
自由能
,
吉氏自由能
,
电场
,
准晶
,
Thomas-Fermi模型
丁志敏
,
冯秋元
,
宋建敏
,
高宏
材料热处理学报
结合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AlCl3-NaCl-KCl低温无机熔盐体系中电镀铝时电流密度对Q235钢基体上铝晶粒沉积形貌的影响,并从铝晶粒沉积过程中总的自由能变化的角度对其析出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由80%AlCl3+10%NaCl+10%KCl所组成的熔盐中,当温度为150℃、电流密度为20.0~98.7 mA/cm2范围内电镀时,均可在Q235钢表面上获得完整、致密的铝镀层。电流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铝晶粒的形态和尺寸。电流密度低时,铝晶粒呈片状;电流密度高时,铝晶粒呈颗粒状,且随电流密度的增大,铝晶粒尺寸呈现减小趋势。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了电流密度大小对电镀铝晶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电流密度对铝晶粒形貌的影响与铝晶粒在Q235钢基体上沉积时形核及长大过程中的总自由能变化,特别是由电流密度大小所决定的铝晶核析出电化学能的大小有关。
关键词:
熔盐电镀
,
铝晶粒
,
电流密度
,
自由能
,
电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