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亮亮
,
魏东炜
,
李复生
,
马晋毅
,
江洪敏
材料导报
爆炸物检测SAW传感器的膜材料是国外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依据膜材料在检测中的作用,从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包括膜材料的选择、制膜方法以及膜的表征;列举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的最新工艺和研究进展,简要地分析了今后爆炸物检测SAW传感器膜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声表面波
,
化学传感器
,
膜材料
,
成膜方法
,
膜表征
马红艳
,
李强
,
韩雪松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2.06.004
为确定适合胶体金诊断试剂盒使用的膜材料,对几种膜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和筛选,其中包括:混合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Predator膜、硝化纤维素膜、玻璃纤维素膜.比较了这几种膜的表面结构、层析性能、层析灵敏度、残留背景色和蛋白的吸附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硝酸纤维素膜和Predator膜适合作胶体金试纸的固相支持膜,玻璃纤维素膜适合作胶体金-蛋白结合物的载体膜.同时又比较了同一材质、不同孔径的硝酸纤维素膜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硝酸纤维素膜2更适用于竖直爬流式的检测试纸.对近似孔径、不同材质的硝酸纤维素膜2和Predator膜2比较结果说明,Predator膜2更适用于水平泳动式的检测试纸.
关键词:
胶体金
,
膜材料
,
层析
,
ELISA法
王建华
,
方俊
材料导报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分离技术,日益在中药研究中受到青睐.综述了几种常用的膜材料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材质膜的不同特性,指明选择膜时应考虑截留分子量和材质两方面,特别是不同材质的抗污染能力及植物不同成分、不同部位等对分离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指出应用膜分离处理中药药液时应注意预处理、考察工艺参数及膜清洗等技术要点.随着新型膜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膜
,
分离
,
中药
,
膜材料
李刚
,
李雪梅
,
何涛
,
姜标
,
高从堦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2.02.020
报道课题组在正渗透膜材料及高效易回收驱动液方面的研究进展.在膜材料方面,我们研究了准双皮层的三乙酸纤维素正渗透膜,得到的膜性能优于商业化HTI正渗透膜.在驱动溶质方面,研究了以乙二胺四乙酸和树枝状聚合物以及具有响应性能的纳米材料为代表的大尺寸驱动体系,验证了大分子驱动溶质可以有效降低内浓差极化.研究结果表明,膜与驱动液在正渗透研究中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
正渗透
,
浓差极化
,
驱动溶液
,
膜材料
刘平
,
林华香
,
付贤智
,
孟春
催化学报
采用sol-gel技术制备了掺杂TiO2膜,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并从TiO2光催化反应的角度分析了膜功能材料的灭菌机理.结果表明,溶胶化过程中温度对掺杂胶体形成速度及胶体粒径分布影响很大,40℃时制备周期短,胶体稳定.TiO2膜材料的灭菌本质在于其光照激活后产生的自由基OH·和O-2·直接攻击细菌的细胞,致使细菌蛋白质变异或脂类分解,从而杀灭细菌并使之分解.TiO2膜功能材料的灭菌效果与TiO2晶相组成直接相关,其灭菌率随膜层中锐钛矿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光催化
,
膜材料
,
灭菌机理
赵平
,
张月萍
,
于奕峰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4.01.012
提出了处理具体发酵液所用膜材料的选择方法、流程、设备,并对青霉素发酵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膜技术用于青霉素发酵液后处理过程时选择合适的膜材料,不会对青霉素造成吸附和破坏.实验中选用的超滤膜用于青霉素发酵滤液的处理是合适的,膜不会溶胀、变性,能长期使用.
关键词:
膜分离
,
超滤
,
膜材料
,
发酵液
,
青霉素
胡群辉
,
邹昊
,
姜莹
,
彭博
,
刘旦
,
梁剑
膜科学与技术
正渗透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膜污染小及回收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正渗透膜分离关键技术驱动液与膜材料的最新进展;简述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最新应用;展望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正渗透
,
渗透压
,
膜材料
,
驱动液
马贺伟
,
廖学品
,
石碧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2.005
以天然皮胶原纤维膜为底物,通过醛类化合物的交联剂作用,将毛杨梅单宁(myrica rubra)固定在皮胶原纤维上,制备出新型的膜吸附材料.系统研究了这种膜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U(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03 K、pH 5.0、U(Ⅵ)的初始浓度为263.15 mg/L时,每克固化单宁膜吸附U(Ⅵ)的平衡吸附量为56.83 mg,而且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进一步增大;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较大,适宜的pH范围在5.0~8.0;这类膜材料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静态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连续吸附实验表明,当原料液中U(Ⅵ)的浓度为263.15 mg/L、流出液体积为500mL时,单层膜的吸附率可达到90%以上;而用三层膜时,当流出液体积达到1000 mL时也未在流出液中检测到U(Ⅵ).该类膜吸附U(Ⅵ)后用0.1 mol/L的HNO3很容易解吸,而且再生后其吸附容量和性能基本不变.
关键词:
皮胶原纤维
,
固化单宁
,
吸附
,
膜材料
,
铀(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