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昌
,
杨瑞琴
材料导报
采用柠檬酸钠-鞣酸还原法制备出胶体金,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对胶体金粒径及形态进行了评价,结合Zeta电位分析了胶体金的稳定性,利用多重金属沉积法对玻璃表面新鲜的汗潜、油潜手印进行了显现.结果表明,合成的胶体金粒径为10~35m,且胶体金颗粒形态均一,稳定性强.多重金属沉积法具有选择性吸附强、背景污染小等特点,其显现效果与粉末法相当,甚至优于粉末法.
关键词:
胶体金
,
多重金属沉积法
,
紫外可见光谱
,
手印显现
马红艳
,
李强
,
韩雪松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2.06.004
为确定适合胶体金诊断试剂盒使用的膜材料,对几种膜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和筛选,其中包括:混合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Predator膜、硝化纤维素膜、玻璃纤维素膜.比较了这几种膜的表面结构、层析性能、层析灵敏度、残留背景色和蛋白的吸附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硝酸纤维素膜和Predator膜适合作胶体金试纸的固相支持膜,玻璃纤维素膜适合作胶体金-蛋白结合物的载体膜.同时又比较了同一材质、不同孔径的硝酸纤维素膜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硝酸纤维素膜2更适用于竖直爬流式的检测试纸.对近似孔径、不同材质的硝酸纤维素膜2和Predator膜2比较结果说明,Predator膜2更适用于水平泳动式的检测试纸.
关键词:
胶体金
,
膜材料
,
层析
,
ELISA法
梁敬博
,
贺昕
,
熊晓东
,
张曦
,
吴聪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4.020
研究了不同的溶液pH值对胶体金颜色、粒径的影响. 在不同pH值下通过柠檬酸三钠法制备胶体金溶液, 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分光光度计对胶体金进行扫描, 得到最大吸收峰波长及峰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颗粒直径及分布, 再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随着溶液pH值变小, 胶体金颜色由红→蓝→黑, 粒径变大.
关键词:
胶体金
,
pH值
,
粒径
,
柠檬酸三钠法
高燕红
,
张念椿
,
冯炫
,
刘应亮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0.04.004
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稳定化试剂,用硼氢化钾还原氯金酸,结合晶种生长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粒径小的胶体金.通过晶种生长法,在反应中加入PVP试剂,用抗坏血酸做还原剂,制备了单分散的金纳米棒.结果表明,PVP试剂对金纳米粒子的形貌有重要的影响;加入PVP试剂得到的金纳米粒子(胶体金和金纳米棒)分散性好,无明显的团聚现象.应用透射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不同粒径的纳米金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胶体金
,
纳米金棒
,
聚乙烯吡咯烷酮
,
晶种生长法
,
单分散
贺昕
,
熊晓东
,
梁敬博
,
李治宇
,
张曦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4.021
利用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适用于免疫检测的胶体金纳米颗粒.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胶体金颗粒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柠檬酸钠的加入量是影响胶体金颗粒粒径和形貌的主要因素, 制备100 ml 0.01%胶体金溶液, 1%柠檬酸钠溶液加入量小于5 ml时, 胶体金颗粒的平均直径随柠檬酸钠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 当大于5 ml时, 胶体金颗粒的平均直径随柠檬酸钠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研究范围内, 胶体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与最大吸收峰波长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制备的胶体金呈单分散的球形分布, 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 适用于胶体金免疫检测.
关键词:
胶体金
,
免疫检测
,
纳米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