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强
,
刘姚君
,
汪澜
硅酸盐通报
干法脱硫工艺因具有占地小、能耗低、脱硫效率高、无污水废酸排放等原因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脱硫副产物脱硫灰中因SO3含量较高,且主要矿相CaSO3·1/2 H2O的作用效果不明确,致使仍未广泛利用而大量堆积,又成为干法脱硫工艺推广的制约.本文系统介绍了干法脱硫灰在建材领域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干法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干法脱硫灰
,
建材
,
资源化
,
缓凝剂
,
混合材
马保国
,
肖君
,
夏永芳
,
胡家兵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0.024
利用多种缓凝剂对C3A-石膏体系水化历程进行调控,研究缓凝剂对其水化历程的影响,采用了水化热、XRD和拉曼光谱等测试手段分别表征了水化放热规律及水化历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对于C3A-石膏体系水化历程的延缓作用最强,而硼酸则能更好地抑制水化放热总量.三聚磷酸钠可抑制石膏的溶出速率,延缓早期水化反应,且难溶性磷酸钙盐的吸附及包裹作用会抑制C3A的溶解水化作用;而葡萄糖酸钠的静电吸附、不溶性钙盐包裹作用以及硼酸的沉淀作用会隔离C3A颗粒与水接触,阻碍了C3A的水化反应.
关键词:
C3A
,
缓凝剂
,
水化历程
,
水化放热
,
水化产物
谭洪波
,
林超亮
,
马保国
,
戚长亚
,
李信
,
杨俊彦
硅酸盐通报
本文针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通过测定聚羧酸减水剂、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和蔗糖的吸附量,研究了分次加入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对水泥浆体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及坍落度经时变化,揭示了分次加入条件下,缓凝剂对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缓凝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能力为: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蔗糖,并且分次加入条件下,缓凝剂对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作用的水泥浆体流动性的影响效果为: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蔗糖;影响水泥浆体流动性的主要原因不是水泥早期水化;分次加入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能显著提高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和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其中聚羧酸减水剂和葡萄糖酸钠二元体系作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
缓凝剂
,
聚羧酸减水剂
,
分次加入
,
流动性
,
保坍性
马保国
,
许永和
,
董荣珍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8.05.031
采用流动度、电阻率和水化热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缓凝剂对掺定量UNF-5高C3S水泥浆初始水化历程的调控,着重研究了3种缓凝剂与UNF-5的叠加效应在高C3S水泥浆初始水化历程中产生的主要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对改善UNF-5与高C3S水泥的相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浆体流动性方面,葡萄糖酸钠和多聚磷酸钠与UNF-5叠加时存在一个最佳掺量,柠檬酸出现负效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叠加前后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缓凝剂对早期C3A水化的作用效应显著影响含UNF-5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与早期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缓凝剂的参与延缓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放热峰削弱且得以宽化,有效解决放热集中的问题.对水泥浆体结构形成的延缓能力,葡萄糖酸钠最强,多聚磷酸钠次之,而柠檬酸相对最弱.
关键词:
高C3S水泥
,
缓凝剂
,
水化历程
,
调控
,
叠加
张欢
,
邓最亮
,
郑柏存
,
郭卫红
硅酸盐通报
为了解决水泥基注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高温引起的注浆返浓问题,本文选取聚羧酸减水剂和蔗糖进行了水泥浆液流变性能试验,考察减水剂和蔗糖掺量对浆液流动性的影响,并研究了温度、时间对水泥浆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化时间对水泥浆液的流变性影响不大,而温度升高会增大水泥浆液的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利用减水剂与蔗糖的复合作用可以降低水泥浆液的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可以有效调控水泥浆液随温度变化的流变性能.
关键词:
减水剂
,
缓凝剂
,
剪切应力
,
表观粘度
韩越
,
张新东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1.045
混凝土缓凝剂除了具有抑制水泥水化作用,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以外,还具有辅助塑化效应和辅助增强效应.本文作者采用水泥净浆和混凝土试验方法,详细研究了缓凝剂的上述辅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低分子的缓凝剂与高分子的高效减水剂的协同效应,不但可以有效地抑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而且由于高效减水剂激发了低分子缓凝剂的辅助减水效应和辅助增强效应,在相同减水率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缓凝高效减水剂及泵送剂等复合外加剂的成本,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
关键词:
缓凝剂
,
高效减水剂
,
辅助塑化效应
,
辅助减水率
彭家惠
,
张建新
,
瞿金东
,
吴莉
,
李志坤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6.002
系统研究了三聚磷酸钠对建筑石膏水化进程、液相离子浓度与过饱和度及二水石膏晶体形貌的影响,结合X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对其缓凝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使建筑石膏水化放热变缓,早期水化率降低,诱导期延长;三聚磷酸钠使液相离子浓度和过饱和度降低,二水石膏晶体粗化,晶型由针状转化为短柱状;三聚磷酸钠使二水石膏晶核表面钙元素2p电子结合能发生1.267eV化学位移,它与二水石膏表面的钙元素作用,在其表面形成化学吸附层,阻碍二水石膏晶核生长;三聚磷酸钠形成磷酸钙难溶盐覆盖在建筑石膏表面抑制其溶解和三聚磷酸钠在二水石膏晶核表面形成化学吸附层阻碍其生长是三聚磷酸钠缓凝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石膏
,
缓凝剂
,
水化进程
,
过饱和度
,
缓凝机理
赵海君
,
严云
,
胡志华
,
何柳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2.017
研究了分别以柠檬酸、柠檬酸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物作缓凝剂,调节粉刷石膏的凝结时间,并对比2种缓凝体系对石膏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比较不同保水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以及相同量的保水剂在不同工艺流程下保水效果上的区别.探索了有机保水剂和无机保水剂对粉刷石膏的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复合缓凝剂比单纯的柠檬酸更能有效地延缓建筑石膏的凝结,同时建筑石膏的抗折、抗压强度降低幅度减小.
关键词:
粉刷石膏
,
缓凝剂
,
保水性
,
强度
李美
,
彭家惠
,
张建新
,
张欢
硅酸盐通报
磷建筑石膏在组成和结构上与天然建筑石膏不同,对其加以改性后能更好地代替天然建筑石膏使用.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磷建筑石膏颗粒分布集中,平均粒径约为30μm,晶体多呈板柱状;浆体显酸性,初凝时间短,标准稠度需水量大,性能波动不定.在生产磷建筑石膏时,通过粉磨改性控制其比表面积在3500~4500cm2/g;通过添加Ca(OH)2调整浆体的pH值;加缓凝剂对凝结时间加以改性,但需要调整浆体的pH值.
关键词:
磷建筑石膏
,
形貌
,
凝结时间
,
改性
,
粉磨
,
缓凝剂
张瑞
,
王吉星
,
李德宁
,
陈大钧
,
霍锦华
,
杨磊
,
王晓超
硅酸盐通报
针对油井施工高温环境下水泥浆缓凝技术的需要,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马来酸酐(M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W J-1型缓凝剂.经正交实验得最佳合成条件:单体质量比AMPS:MA:AM =21:9:8、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h、∞(引发剂)=4%(占所有单体质量比).高温高压(120℃、73.9MPa)稠化时间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缓凝性能.用低场核磁对比研究了纯水泥浆G和掺加缓凝剂的水泥浆GR的横向弛豫时间在不同时间点的T2值分布情况和T2总信号量随水化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水化阶段的150min内,对比弛豫峰的变化发现,水泥浆GR的弛豫峰峰形和峰顶位置均无明显变化,水泥浆G的弛豫峰峰形变窄且峰顶位置向短弛豫方向偏移;随水化时间的进行,T2总信号量不断减小,反映了浆体中自由水转变为化学结合水的过程.
关键词:
缓凝剂
,
核磁共振
,
弛豫时间
,
水化过程
,
总信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