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里
,
张新祥
,
常文保
,
林伟
,
杨铭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6.013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方法,在pH 8.0、浓度50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及运行电压15 kV的条件下,测定了4种新合成的具有抗HIV-1活性的化合物(IG3,iso-C3,C3,MC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SA,通过测定化合物迁移时间的变化,计算得到了上述4种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07×104, 1.34×104, 8.51×103和9.45×103 L/mol.该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研究结合比为1∶1的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
结合常数
,
抗HIV-1活性化合物
,
牛血清白蛋白
,
相互作用
陈德英
,
陈玉英
,
胡育筑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6.006
研究了不同色谱条件下HP-β-环糊精(HP-β-CD)作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手性添加剂对盐酸舍曲林异构体的手性选择性和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通过保留因子(k)的倒数1/k对[HP-β-CD]的良好线性关系证明HP-β-CD与盐酸舍曲林异构体形成了包合比为1∶1的包合物,并通过1/k对[HP-β-CD]的直线求得其结合常数.同时系统研究了pH值、缓冲液浓度(离子强度)、乙腈溶剂强度及温度对结合常数的影响,对结合常数与它们的关系做出了定量的描述;计算了手性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并结合所计算的结合常数,研究了HP-β-CD对盐酸舍曲林异构体的手性识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P-β-CD与盐酸舍曲林异构体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的大小顺序与手性分离选择性的顺序相反,焓差(△j,i△H)和熵差(△j,i△S)越大,手性分离选择性也越大.实验得到的盐酸舍曲林异构体的焓差和熵差都是负值,说明盐酸舍曲林异构体的分离是焓驱动的分离过程;温度对结合常数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HP-β-CD对盐酸舍曲林异构体的包合过程是一个放热行为,与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得到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结合常数
,
手性分离
,
环糊精
,
盐酸舍曲林异构体
曾晓蕾
,
雷根虎
,
卫引茂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3.013
盐酸小檗碱(BC)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它具有抗菌消炎等多种作用.采用前沿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BC与固定化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率PPB、BC的保留因子k、BC在色谱柱上活性位点的物质的量mL,以及BC与BSA结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在温度为30℃时,BC与BSA的结合常数为4.79×104L/mol.K、k和mL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以mL的变化程度最为显著,表明k的降低是由于K与mL共同作用的结果.而BSA分子构象变化可能是mL降低的主要原因.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BC和BSA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作用力为主.
关键词:
前沿色谱
,
盐酸小檗碱
,
牛血清白蛋白
,
结合常数
姚之
,
张浩波
,
武艺
,
郭怀忠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29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加替沙星(GT)间的结合反应及其相互作用做了初步探索,并应用淌度比(M)作为指标测定了两者的结合常数.以20 mmol/L 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运行缓冲液,分别以GT和BSA作为添加剂,另一组分为进样样品,内标为二甲基甲酰胺,于214 nm波长下检测.两种测定条件下得到的结合常数分别为4.4×104 L/mol和4.2×104 L/mol,与传统的荧光淬灭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
牛血清白蛋白
,
加替沙星
,
结合常数
刘凡
,
张元勤
,
张智锦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140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合钴(Cyclen-Co(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确定了其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了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以及在聚氧乙烯(23)月桂醇醚(Brij3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种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Cyclen-Co(Ⅱ)和BSA作用的结合点位数、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其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关键词:
四氮杂环十二烷合钴
,
牛血清白蛋白
,
荧光光谱
,
结合位点数
,
结合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