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钰航
,
丁浩
,
张旭
涂料工业
研究了白色颜料-亚麻仁油色浆涂膜的对比率与颜料遮盖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将已知遮盖力的各种白色颜料分别和精制亚麻仁油均匀混合制成色浆,再将色浆在黑白格纸板上刷涂成厚度一致的涂膜.测试涂膜干燥前后的对比率,将对比率与遮盖力数值通过数学回归建立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厚度分别为40 μm、60 μm、80 μm和100 μm的白色颜料-亚麻仁油色浆涂膜的对比率与颜料遮盖力数值间为线性关系,其中涂膜厚度为80 μm的线性方程的回归系数最大,湿涂膜回归系数达0.985 5.
关键词:
白色颜料
,
对比率
,
遮盖力
,
线性关系
高发明
中国稀土学报
利用化学键的介电理论研究了151Eu穆斯堡尔谱同质异能位移,发现由共价性fμc和极化率αμL定义的化学环境因子h与穆斯堡尔谱同质异能位移δ存在线性关系: δ=δ0+b·h (h=(ΣμαμL·fμc)1/2). 决定151Eu穆斯堡尔谱同质异能位移的主要因素是化学键的共价性和配位离子的极化率, 所定义的化学环境因子能够很好地表征同质异能位移的变化, 并给出了计算Eu3+化合物同质异能位移的方法.
关键词:
稀土
,
铕
,
同质异能位移
,
共价性
,
极化率
,
线性关系
孙晓丹
,
李海梅
,
孙丽
,
郭霄
,
徐萌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9.2016012002
为研究不同植物的滞尘规律,以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中的8种灌木(大叶黄杨、火棘、红叶石楠、金叶女贞、连翘、珍珠梅、红瑞木、小蜡)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植物的滞尘量,探究植物叶表面结构与其最大滞尘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8种灌木中常绿灌木的滞尘量普遍比落叶灌木高,大叶黄杨、火棘在春季雨后30 d的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高,可达到1.4 g·m-2,连翘的滞尘量较低,仅为0.9 g·m-2;各灌木达到单位叶面积内最大滞尘量的时间在21 d到27 d不等,平均在第24天左右,单位叶面积最大滞尘量最高的火棘(2.02 g·m-2)达到最低的连翘滞尘量(1.07 g·m-2)的近2倍;8种灌木各季节的平均滞尘量总体上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叶表面结构观测表明,叶表面平整但蜡质层较厚、气孔密集且开口较大的植物滞尘能力较高,同时得到8种灌木最大滞尘量与叶表面结构的拟合曲线,结果表明,滞尘量与气孔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与沟槽比例呈负相关关系,与叶毛数量、气孔密度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灌木
,
滞尘能力
,
叶表面结构
,
线性关系
马一平
,
张乐
,
杨晓杰
材料导报
使用盛有水或砂浆的小面积方盘对平板砂浆蒸发速度进行了模拟测定计算,研究了小面积砂浆与平板砂浆蒸发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其在试件成型90min~6h之间平板砂浆与方盘砂浆蒸发速度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线性方程.通过测量小面积方盘砂浆的蒸发速度可以计算出实际平板砂浆的蒸发速度,由此可进一步研究蒸发速度对水泥基材料抗裂指数K的影响.
关键词:
砂浆
,
蒸发速度
,
线性关系
郭宏仓
,
傅正生
,
廖乐星
,
袁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5.007
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制得2种氨基偶氮化合物在经纯化下燥后,与水杨醛的乙醇溶液在60℃反应4 h分别得到2种偶氮席夫碱类目标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测试技术表征了其结构.紫外光谱测试化合物在DMSO溶液的紫外吸收,在升温速率为1.5℃/min测试时,化合物A和B紫外吸收表现出热致变色性质;在45℃的恒定温度测试时,化合物A在450和348 nm的吸光度值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化合物B在425和356 nm的吸光度值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研究表明,2种偶氮席夫碱类化合物有良好的热致变色性,是性能良好的热致变色材料.
关键词:
热致变色
,
偶氮席夫碱
,
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