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纳米铜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于鹤龙 , 徐滨士 , 许一 , 王晓丽

材料导报

综述了纳米铜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分散稳定性、摩擦学作用机理及自修复性能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粒径、添加量、摩擦条件、润滑介质及材料特性等因素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纳米铜颗粒 , 润滑油添加剂 , 摩擦学性能 , 自修复

碳纳米管表面辐照接枝改性及负载纳米铜的研究

李壮 , 唐枝艳 , 王家君 , 林晨光 , 崔舜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0.02.010

采用硝酸(1:1)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纯化处理,然后采用~(60)Co γ射线辐照,引发丙烯酸单体在碳纳米管表面发生自由基加成、聚合反应,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表面改性,所得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有良好的分散性.红外光谱证实C(=0)一H、C-OH等基团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表面改性前后的碳纳米管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也存在显著差异.SEM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碳纳米管表面可以直接镀上连续、均匀的纳米铜颗粒,实现良好的异质连接.谢乐公式计算出铜晶粒平均大小为44.298 nm.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辐照接枝 , 表面改性 , 纳米铜颗粒

纳米金属/层状硅酸盐复合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许一 , 张保森 , 徐滨士 , 高飞 , 史佩京

功能材料

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纳米铜/蛇纹石复合润滑材料,利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借助纳米压痕仪(nano-in-dente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及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润滑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其摩擦因数及磨损率分别较基础油降低约16.4%和69.2%。复合润滑剂颗粒参与了摩擦界面复杂的理化作用,形成了致密光滑的保护膜,主要由Fe、Si等元素组成,具有较高的微观力学性能,提高了摩擦表面的磨损抗力,显著地降低了摩擦磨损。

关键词: 矿物微粉 , 纳米铜颗粒 , 添加剂 , 摩擦磨损

次亚磷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铜颗粒

文瑾 , 李洁 , 陈启元

功能材料

利用液相还原两步法,油酸为萃取荆和保护剂,葡萄糖和次亚磷酸钠将五水硫酸铜分别还原为氧化亚铜和单质铜,制备得到了粒度为50~100nm左右分散均匀的球形纳米铜颗粒,并用XRD、SEM和T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油酸的保护下,采用液相还原两步法可制得分散性好、具有抗氧化性能的球形纳米铜颗粒.

关键词: 纳米铜颗粒 , 葡萄糖 , 次亚磷酸钠 , 两步还原法

纳米铜颗粒-酶-复合功能敏感膜生物传感器

任湘菱 , 唐芳琼

催化学报

用水合联肼作还原剂研制成亲水纳米铜颗粒,用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丙三醇/正庚烷反胶束体系合成出憎水纳米铜颗粒,并通过透射电镜和紫外光谱考察了制得的纳米颗粒样品.用憎水纳米铜颗粒及亲水纳米铜颗粒与聚乙烯醇缩丁醛构成复合固酶膜基质,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铜颗粒可大幅度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响应电流从相应浓度的几十纳安增强到几千纳安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纳米颗粒对固定酶的作用,讨论了纳米颗粒对酶催化性能的改善作用,为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米铜颗粒 , 固定化酶 , 葡萄糖氧化酶 , 生物传感器

纳米铜颗粒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及其减摩润滑机理探讨

于鹤龙 , 许一 , 史佩京 , 徐滨士 , 王晓丽 , 刘谦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10.009

采用端面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了表面修饰纳米铜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EDS和纳米压痕仪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形貌、元素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铜颗粒能够显著改善石油基础油650SN的抗磨减摩性能,降低摩擦表面温度.这主要是由于纳米铜颗粒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表面熔化、润湿摩擦副基体并最终铺展形成一层软的铜保护膜,从而显著降低了摩擦和粘着磨损.

关键词: 纳米铜颗粒 , 摩擦学性能 , 铜保护膜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