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安
,
唐春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5.01.012
纳米金和银粒子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和结构特性.将这些粒子结合到生物分子表面上时,产生的生物共轭物种由于其尺寸依赖性和维度与生物大分子类似,很适合作为活性磁共振成像、药物释放/输运的大循环载体和组织工程的结构构架,同时又能用在分子识别和标记、DNA传感器和基因芯片中.作者从生物医学分析和临床诊断出发,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和银粒子在DNA识别、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以及免疫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
纳米技术
,
纳米金粒子
,
纳米银粒子
,
综述
,
DNA识别
,
生物传感器
,
基因芯片
李标模
,
喻宁亚
,
王平军
,
金勇
,
银董红
催化学报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硫醚功能化离子液体(TFIL), 以其为稳定剂在 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中制备了TFIL固定的纳米金粒子(GNP-TFIL)催化剂.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GNP-TFIL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TFIL在固定纳米金粒子之后仍保持着离子液体的基本结构; 纳米金粒子的分布均匀,粒径为2.0~3.6 nm. GNP-TFIL催化剂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可以重复使用. 在45 ℃下反应 6 h 时,苯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分别可达100%和88.5%.
关键词:
硫醚功能化离子液体
,
纳米金粒子
,
苯乙烯
,
环氧化
,
环氧苯乙烷
张帆
,
齐文杰
,
安学勤
,
朱银燕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AOT/正庚烷/氯金酸反相微乳液中,用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金粒子,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水和表面活性剂摩尔比(ω=nH2O/nAOT)以及氯金酸浓度对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金粒子粒径在4~12 nm、单分散性好.纳米金粒径与ω值存在线性关系.氯金酸的浓度对粒径的影响比较复杂,随着浓度增大,粒径先减小后增大.用FT-IR红外光谱解释了AOT的磺酸基对纳米金粒子表面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从而对合成的纳米金粒子有着很强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纳米金粒子
,
反相微乳液
,
可控
,
紫外吸收可见光谱
杨文
,
罗明灯
,
郝文涛
,
吴叶兵
,
何建波
材料导报
对近年来基于壳聚糖-纳米金粒子的生物传感器的构造与应用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在结合纳米金粒子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壳聚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壳聚糖与酶及纳米金粒子等良好的结合能力特性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电极结构,使用层-层复合技术以及添加碳纳米管或纳米金丝的方法,能构造出具有很高灵敏度和检测极限的纳米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通过改变结合酶的品种,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检测环境和检测物质适应性的生物传感器.对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也进行了相应的总结.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
壳聚糖
,
纳米金粒子
,
构造
,
应用
曾涵
,
崔婷
,
常伟
,
侯凤兰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020
以四氯金酸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半胱氨酸功能化纳米金粒子,将此纳米粒子修饰在金盘电极表面并共价偶联漆酶分子.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此固定漆酶电极在无氧磷酸盐缓冲液中电化学行为和催化氧还原能力,并进一步评估了其作为氧传感器使用的性能:以计时电流法测定其对氧气的检测限,与氧气的亲和力(以米氏常数表征),研究了传感器的长期使用性、热稳定性和pH-催化电流关系.结果表明,此固定漆酶电极可以实现漆酶活性中心T2与导电纳米粒子间的直接电子迁移而无需任何外加电子中介体(氧化还原峰的式电位为192.5 mVvsAgCl/Ag),并在接近漆酶活性中心T3氧化还原式电位(780 mV vs NHE)附近发生氧还原;测得的固酶电极与氧气的亲和力较高(米氏常数为216.4 μmol/L)且检测限低达0.22 μmol/L,在4℃下保存60d后活力仍然保持初始活力的大约78%.但这种电极的热稳定性较差,受pH值影响较明显,在pH值近于生理条件时几乎完全丧失活力.
关键词:
漆酶
,
纳米金粒子
,
氧传感器
,
直接电子转移
袁帅
,
刘峥
,
马肃
材料导报
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纳米金粒子的研究新进展,并重点介绍了纳米金粒子的物理、化学、光学等特性,化学法与绿色环境法制备纳米金粒子以及各种分子修饰纳米金技术等,同时指出了纳米金粒子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金粒子
,
制备
,
修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