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倩高学绪朱洁张茂才周寿增
金属学报
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高分辨扫描电镜(HR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研究了Nd含量对快淬纳米晶NdxFe94-xB6 (x=11.0-16.8)合金的组织结构、磁性能、交换耦合作用和矫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22 m/s(甩带速度)快淬带在最佳退火条件下, 合金带的内禀矫顽力Hci由x=11.0的601.3 kA/m单调升高到x=16.8的1277.3 kA/m; 相反, 剩余磁极化强度Jr由x=11.0的1.047 T单调下降到x=16.8的0.721 T, 最大磁能积(BH)max随Nd含量增加先升高后下降;Nd11.8Fe82.2B6合金带的综合性能最好: Jr=0.992 T,Hci=727.9 kA/m, (BH)max=137.2 kJ/m3. Nd2Fe14B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随Nd含量增加而降低, 但x=16.8的合金带仍具有较强的交换耦合作用. 矫顽力主要由钉扎场决定. 最佳退火后, 合金薄带的晶粒尺寸随Nd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 针对不同Nd含量的合金, 建立了一个组织模型, 利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Nd含量对磁性能及交换耦合作用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纳米晶Nd-Fe-B
,
exchange coupling
,
coercivity mechanism
,
microstructure
彭海军
,
包小倩
,
高学绪
,
乔祎
,
张茂才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成分为(Nd0.4Pr0.6),Fe76B15和(Nd0.4Pr0.6)9Fe72Ti4B15-yCy(y=0~4)的合金薄带,研究了Ti和C含量对快淬带非晶形成、晶化过程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和C的添加极大地促进了快淬带的非晶形成能力.随C含量增加,非晶形成能力增强,当y=4时,只需要7m/s辊速就可以得到完全非晶,最佳热处理后磁性能达到:Br=0.88T,Hci:618kA/m,(BH)max=109.8kJ/m3.研究还表明,添加Ti元素可以避免(Nd0.4Pr0.6)9Fe76B15,非晶晶化过程中(Nd,Pr):Fe23B3亚稳相和(Nd,Pr)1.1Fe4 B4相的生成,从而大大提高矫顽力.(Nd0.4Pr0.6)9Fe76B15,合金的晶化过程为:Amorphous phase(A)→(Nd,Pr):Fe23B3→(Nd,Pr)2Fe14B+α-Fe→(Nd,Pr)2 Fe14B+(Nd,Pr)1.1 Fe4 B4+α-Fe.而(Nd0.4Pr0.6)9Fe72Ti4B15合金的晶化过程为:Amorhous phase(A)→α-Fe+A'→(Nd,Pr)2Fe14B+α-Fe+Fe3B.
关键词:
非晶形成能力(GFA)
,
晶化过程
,
纳米晶Nd-Fe-B
,
磁性能
包小倩
,
高学绪
,
朱洁
,
张茂才
,
周寿增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8.015
)max随Nd含量增加先升高后下降Nd11.8Fe82.2B6金带的综合性能最好:Jr=0.992 T,Hci=727.9 kA/m,(BH)max=137.2 kJ/m3.Nd2Fe14B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随Nd含量增加而降低,但x=16.8的合金带仍具有较强的交换耦合作用.矫顽力主要由钉扎场决定.最佳退火后,合金薄带的晶粒尺寸随Nd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针对不同Nd含量的合金,建立了一个组织模型,利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Nd含量对磁性能及交换耦合作用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纳米晶Nd-Fe-B
,
交换耦合作用
,
矫顽力机制
,
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