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
张凤琴
,
徐建忠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4.03.004
通过对国内某钢厂热连轧带钢粗轧过程设定计算控制系统的分析,阐明了系统设定计算模型的结构及控制原理.采用C++语言对该系统进行离线仿真,并对模型中有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验证了离线模拟系统设定值的正确性.
关键词:
粗轧
,
宽度
,
设定计算
,
控制系统
汪水泽
,
韩斌
,
朱国明
钢铁研究
为了预测热轧过程的温度与轧制力变化情况,利用热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板带热轧粗轧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仿真分析.介绍了仿真模型的建立、材料参数以及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的设置,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现场实测温度数据和轧制力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可为现场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热轧带钢
,
粗轧
,
热力耦合
,
数值模拟
王爱丽
,
杨荃
,
何安瑞
,
刘华强
,
杜晓钟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立轧一平轧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热轧带钢粗轧阶段不同的立辊侧压量、水平辊压下量、板坯的原始宽度和厚度对轧后中间坯头、尾部失宽量的影响,据此建立了新的控制头尾失宽的短行程控制曲线模型.并成功应用于现场自动宽度控制(AWC)系统中.通过轧件全长宽度与目标宽度的现场实测偏差可知,新的短行程控制模型能够有效减小轧件头尾失宽量.从而减少切除损失.
关键词:
失宽
,
粗轧
,
短行程控制
,
自动宽度控制
,
LS-DYNA
周利
,
孙大乐
,
刘常升
,
董丹阳
钢铁
研究了两种不同成分的半高速钢轧辊材料在600 ℃时碳化物的氧化行为.对两种半高速钢的金相组织、氧化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高速钢中富铌的MC型碳化物抗氧化性能最差,氧化产物不但凸出基体表面,而且每个氧化区域均有裂纹产生;富钼的M2C型碳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但由于在与基体交错相间生长,其表面容易被基体表面横向生长的氧化产物所覆盖;富铬的M7C3型碳化物具有最佳的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
粗轧
,
半高速钢
,
轧辊
,
碳化物
,
氧化
张立文
,
李茂
,
廖舒纶
,
甄玉
,
郭书奇
钢铁
借助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采用隐式静力和隐式动力有限元算法,对GCr15棒线材的粗轧过程进行了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模拟采用生产实际中的轧制参数.2种算法的出辊速度、温度场和平均轧制力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温度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证明了这2种算法的可靠性.实际模拟时,隐式动力学算法计算时间少于隐式静力学算法,效率较高.
关键词:
隐式静力算法
,
隐式动力算法
,
MSC.Marc
,
有限元
,
粗轧
中国冶金
针对薄板坯连铸连轧半无头轧制工艺的特点,简述了粗、精轧阶段的各种自动宽度控制和短行程控制的策略.通过各种控制策略的实施,显著改进了带钢宽度控制精度,因而半无头轧制的宽度自动控制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半无头轧制
,
自动宽度控制
,
短行程控制
,
粗轧
,
精轧
王海玉
,
杨荃
,
王晓晨
,
陈宇峰
,
董立杰
,
张喜榜
钢铁
doi:10.13228/j.b0yuan.issn0449-749x.20130675
针对某常规热连轧粗轧中间坯的镰刀弯问题,首先使用ABAQUS/Standard建立轧辊-轧件静力学耦合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入口厚度、宽度、压下量、两侧温度差和工作辊初始辊形下的入口中间坯走偏因素对出口中间坯楔形的影响,同时,得到变形后的工作辊辊形曲线;再使用ABAQUS/Explicit建立动态分析模型,并采用此辊形曲线作为动态模型的工作辊辊形,在与静力学分析相同的走偏工况下,模拟中间坯镰刀弯现象,进一步计算了不同入口厚度、宽度、压下量、两侧温度差和工作辊初始辊形下的入口中间坯走偏因素对出口中间坯镰刀弯的影响.基于上述计算结果,提出了优化粗轧侧导板的开口度裕量和工作辊初始辊形的方案,提高了轧制过程对中性,从而改善了中间坯镰刀弯现象,使中间坯中心线偏移量未达标率从6.51%下降到2.93%,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成品楔形命中率达到89%以上,极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关键词:
粗轧
,
中间坯
,
走偏
,
镰刀弯
,
楔形
,
有限元方法
张凯举
,
邵诚
钢铁研究学报
建立轧钢生产过程各工序的高精度数学模型是集成控制技术在轧钢自动化生产中能够取得良好控制效果的基础,为此详细分析了中厚规格钢坯轧前及粗轧阶段的温度变化机理,并针对轧前及粗轧过程分别建立了二维非稳态传热的温降差分数学模型.对实际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解析计算的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过程.
关键词:
钢坯
,
轧制
,
粗轧
,
温降
,
计算机模拟
刘太中
,
周旭东
,
刘相华
,
王国栋
,
单旭沂
,
干解民
钢铁研究学报
从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场工艺和实际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对带钢端部的宽度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进一步利用遗传算法对粗轧短行程控制进行全程优化.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可明显优化短行程控制参数,提高带钢端部宽度的控制精度,减少切头切尾损失,是短行程控制实现从经验到理论计算这一跨越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粗轧
,
短行程
,
宽度变化
,
遗传算法
曹燕
,
郝震宇
,
张龙
,
李佑河
,
章小峰
,
黄贞益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1-0963.20130312
以南钢大棒材粗轧生产线为研究背景,以能耗最小和变形均匀为目标,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其粗轧工艺进行优化,并设计了相应的粗轧孔型系统.利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粗轧工艺的三维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对新工艺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并与现有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工艺及孔型系统的道次变形均匀、中间坯尺寸精确,粗轧轧制总能耗降低了7.13%.
关键词:
粗轧
,
大棒材
,
孔型系统
,
差分进化算法
,
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