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
张存中
,
吴锋
,
杨凯
功能材料
利用热化学方法合成了NaFeO2.实验在14mol/L NaOH溶液中分别采用ClO-作为氧化剂和粉末微电极技术对3种Fe(Ⅲ)化合物--Fe2O3、Fe(OH)3和NaFeO2的化学行为以及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Fe2O3没有任何化学活性和电化学活性;Fe(OH)3和NaFeO2可以被ClO-氧化生成高铁酸盐,Fe(OH)3发生电化学氧化生成高铁酸盐的反应速度非常微弱并且不能与析氧反应(OER)区分;NaFeO2对OER表现出较高的超电势,并具有选择性电化学生成高铁酸盐的性能,从而认为NaFeO2有希望作为二次高铁电池的充电起始物质.实验考察了温度对其氧化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铁酸盐
,
高铁酸盐
,
平炉尘
,
粉末微电极
,
循环伏安
张利军
,
徐崇泉
,
赵力
,
韩喜江
功能材料
首次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球形纳米β-Ni(OH)2,认为反应转化pH值与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是纳米颗粒形貌和尺寸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粉末微电板研究了纳米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及质子扩散性能;将实验中所制得的两种不同形状的纳米级Ni(OH)2以8%质量分数)比例与微米级球形Ni(OH)2混合制得复合电板,进行充放电实验及不同荷电状态下的电化学阻抗实验.结果表明:球形纳米Ni(OH)2具有优越的循环伏安特性,较强的质子扩散能力;球形纳米Ni(OH)2较片状纳米Ni(OH)2更有利于提高电极容量,降低电化学反应电阻.
关键词:
沉淀转化法
,
球形纳米Ni(OH)2
,
粉末微电极
,
电化学阻抗
朱华
,
甘复兴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5.04.012
采用无氰化学镀工艺,研制出一种导电性良好的镀银铜粉,粉末体积电阻率小于2×10-4Ω·cra,用该粉末为填料制成的导电胶,导电率高(导电填料与树脂的重量比为75:25时,体积电阻率为5×10-4Ω·cm)、抗迁移能力强(比银粉导电胶提高近百倍)、导电稳定(经60℃相对湿度100%湿热试验1000h,体积电阻率升高小于20%).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研究了导电胶抗迁移的机理,结果表明电偶效应是该导电胶具有抗迁移作用的主要原因,铜作为阳极抑制作为阴极的银的溶解,从而降低银形成枝晶的几率.
关键词:
镀银铜粉
,
导电胶
,
腐蚀失效
,
粉末微电极
段连生
,
曾国平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19
制备了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CNTPME),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ACOP)在CNTPM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NTPME对ACOP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0.08 mol/L、pH=0.15的BR缓冲溶液中,在8.8×10-6~1.0×10-4 mol/L的ACOP浓度范围内,其示差脉冲伏安(DPV)峰电流与ACOP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64×10-6 mol/L.与化学修饰电极比较,该电极响应快,稳定性好,寿命长,抗坏血酸等十余种共存物质基本不干扰,可用于药物制剂中ACOP的定量测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
碳纳米管
,
粉末微电极
,
示差脉冲伏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