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钨高温合金钨夹杂成因的研究

于腾 , 刘宁 , 李凤艳 , 王志刚

金属功能材料

研究了含钨高温合金棒材中钨夹杂的形貌、来源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含钨高温合金棒材中钨夹杂的来源是用于合金电极棒焊接的钨电极.氩弧焊钨电极的消耗是钨夹杂形成的原因;结构不合理的等离子弧焊枪导致等离子焊机设备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等离子弧,加热能力下降,如果使用的焊接电流越大,熔化的可能性越大,合金出现钨夹杂的几率也越大.

关键词: 高温合金 , 氩弧焊 , 等离子弧焊 , 钨夹杂

基于等离子弧焊的Ti-6Al-4V快速成形工艺参数研究

乌日开西·艾依提 , 赵万华 , 买买提明·艾尼 , 孙文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基于等离子弧焊的钛合金零件直接金属快速成形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成形温度对比测试的方法,研究了脉冲电流强度、占空比等6个重要工艺参数对成形轨迹截面宽高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强度、占空比、送丝速度、工作台速度对宽高比的影响非常显著,等离子气流量对宽高比的影响显著,而脉冲频率的影响不显著.采用获得的优化参数制作了Ti-6Al-4V零件,并进行了抗拉强度和致密度测试,结果表明其抗拉强度和致密度与激光熔覆成形件的性能相当.

关键词: 快速成形 , 等离子弧焊 , Ti-6Al-4V.工艺参数 , 正交试验

Incoloy825合金TIG和PAW焊接接头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对比

徐学利 , 王纯 , 毕宗岳 , 杨耀斌 , 张万鹏 , 王冬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16

采用ASTM A262-E标准方法对Incoloy825合金钨极氩弧焊(TIG)接头和等离子弧焊(PAW)接头进行晶间腐蚀试验,通过腐蚀速率、背弯曲性能以及腐蚀形貌对两种焊接接头的耐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W焊接接头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156 6 g·m-2·h-1,TIG焊接接头的为0.229 3 g·m-2·h-1;两种焊接接头经过背弯曲后,拉伸面上均未发现裂纹;TIG焊接接头紧邻熔合线的热影响区中晶粒较粗大,晶界上有细小的碳化物析出;PAW焊接接头紧邻熔合线附近区域的热影响区中晶粒长大不明显;PAW焊接接头的晶粒尺寸比TIG接头的粗大.

关键词: Incoloy825合金 , 晶间腐蚀 , 焊接接头 , 钨极氩弧焊 , 等离子弧焊

受控脉冲穿孔等离子弧焊小孔热滞后效应的研究

贾传宝 , 武传松 , 高进强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073

利用自主研发的受控脉冲穿孔等离子弧焊接系统及其控制模式,进行了等厚度板和变厚度板的受控脉冲穿孔等离子弧焊接工艺实验.本文中定义小孔的热滞后时间(tL)为尾焰电压信号达到其峰值70%时所需时间(tVE0.7)与焊接电流达到峰值所需时间(tIP)之差,并测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小孔的热滞后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等厚度不锈钢板焊接实验条件下,小孔的热滞后平均时间是0.36 s;变厚度不锈钢板焊接实验条件下,随着试件厚度逐渐变薄,焊接电流峰值不断降低,但各个周期内小孔的热滞后时间的波动幅度不大,其平均值为0.22 8.

关键词: 小孔 , 热滞后效应 , 受控脉冲穿孔 , 等离子弧焊

UNS S32304双相不锈钢等离子弧焊接头的组织及其耐点蚀性能

洪巨锋 , 谭华 , 陈林豆 , 李劲 , 李莉 , 蒋益明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314

采用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CPT)法,利用OM,SEM,EDX和恒电位极化技术等研究了等离子弧焊接对双相不锈钢UNS S32304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其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和熔合区微观组织较母材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两相比例严重失衡,铁素体所占比例均大于70%;两区域微观组织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且在铁素体晶粒内及两相相界处析出大量氮化物;焊接接头的耐点蚀性能明显下降,点蚀优先发生在高温热影响区所在的铁素体晶粒内.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 等离子弧焊 , 微观组织 , 点蚀

穿孔等离子弧焊接熔池流动和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张涛 , 武传松 , 陈茂爱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147

考虑熔池与小孔的耦合作用,建立了穿孔等离子弧焊接三维瞬态熔池流体流动和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流体体积函数法追踪小孔的形状与尺寸,利用焓-孔隙度法处理凝固熔化过程中的相变潜热以及动量损耗问题.针对穿孔等离子弧焊接的工艺特点,建立了随小孔深度动态调整的组合式体积热源模式.对8 mm板厚的不锈钢工件进行了穿孔焊接工艺实验和数值模拟,获得了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熔池出现、小孔形成、流场与温度场演变、工件熔透与穿孔等动态过程的基础数据,展示了小孔穿孔前后熔池流体流动规律.工件背面小孔形状尺寸以及焊缝横断面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熔池 , 小孔 , 流体流动 , 传热 , 等离子弧焊

05CuPCrNi钢等离子弧焊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李晨 , 许鸿吉 , 谢明 , 董强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016

为了研究等离子弧焊在焊接薄板耐候钢时的优越性,对2 mm厚05CuPCrNi耐大气腐蚀钢分别进行等离子弧焊与MAG焊(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对接焊接,然后对焊接接头分别进行拉伸、弯曲、金相、硬度等试验,通过与MAG焊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与MAG焊相比,等离子弧焊时05CuPCrNi耐大气腐蚀钢焊接接头强度相对提高约6%,焊接接头组织为更均匀且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并无MAG焊中出现的粗大块状铁素体及贝氏体,焊接热影响区较小,焊接接头弯曲性能良好,硬度值及硬度分布情况与MAG相近且无软化现象。

关键词: 05CuPCrNi耐大气腐蚀钢 , 等离子弧焊 , MAG焊 , 金相组织 , 力学性能

镍合金N6等离子弧焊接接头耐蚀性及导电性的分析

王希靖 , 柴廷玺 , 刘骁 , 赵青山 , 王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等离子弧填对镍合金N6进行填充焊丝与不填焊丝的焊接工艺试验.采用金相组织观察、XRD分析、硬度、腐蚀失重试验和电阻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焊接工艺对N6焊缝的组织结构、硬度、耐蚀性及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工艺对焊缝的耐蚀性与导电性有重要的影响,填丝焊缝与不填丝焊缝的耐蚀性,较母材有所降低;与填丝焊缝相比,不填丝焊缝的失重腐蚀速度、电阻率均较大;母材与焊缝金属之间的耐蚀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焊缝微观组织结构、硬度及夹杂物等因素,电阻率的大小主要与晶粒尺寸、夹杂物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镍合金N6 , 等离子弧焊 , 焊缝金属 , 耐蚀性 , 电阻率

铜/钢异种材料等离子弧焊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彭迟 , 程东海 , 陈益平 , 胡德安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50418

为实现铜/钢异种材料的优质连接,研究了铜/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特点及其组成,试验采用LHM-200等离子弧焊系统对紫铜( T2)与不锈钢(304)异种材料进行焊接,然后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观察分析接头显微组织,研究其接头组织结构及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铜/钢异种材料的等离子弧焊焊缝在铜一侧为平直的,而在钢一侧则为半χ型,在铜侧界面形成漩涡状;在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中铜元素的迁移和扩散主要依靠钢液的流动所带动;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主要为奥氏体组织,弥散分布着块状和粒状的铜和钢的固溶体组织,和黑色鱼骨状的α相铁素体组织;焊缝区组织主要是以α、γ富铁相和ε富铜相固溶体组织的形式存在.通过实现发现最佳的焊接参数为:保护气流量与离子气流量分别为0.25 L/min和0.75 L/min,焊接电流为65 A,焊接速度为4 mm/s,焊接后的接头抗拉强度能达到174 MPa.

关键词: 铜钢异种材料 , 等离子弧焊 , 显微组织

UNS S32304双相不锈钢等离子弧焊接头的组织及其耐点蚀性能

洪巨锋谭华陈林豆李劲李莉蒋益明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314

采用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CPT)法, 利用OM, SEM, EDX和恒电位极化技术等研究了等离子弧焊接对双相不锈钢UNS S32304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其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和熔合区微观组织较母材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两相比例严重失衡, 铁素体所占比例均大于70%; 两区域微观组织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且在铁素体晶粒内及两相相界处析出大量氮化物; 焊接接头的耐点蚀性能明显下降, 点蚀优先发生在高温热影响区所在的铁素体晶粒内.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 plasma-arc welding , microstructure , pitting corrosion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