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i离子注入SiO2的表面形貌和光学吸收性能研究

金腾 , 宁来元 , 申艳艳 , 高洁 , 于盛旺 , 贺志勇

人工晶体学报

室温下,将能量为60 keV,剂量范围在1×1016~1×1017/cm2的Ni离子注入到SiO2中.随后将样品在Ar气中退火(400 ~ 1000℃).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掠入射X射线衍射(G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退火前后样品的表面形貌,Ni纳米颗粒的形成和热演变过程以及样品光吸收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剂量为1×1016/cm2的样品退火前后均未能形成纳米颗粒;剂量为5×1016/cm2和1×1017/cm2的样品中形成了纳米颗粒,退火后颗粒长大,样品表面凸起(Ni纳米颗粒)高度增加,数量减少.SiO2中Ni纳米颗粒的光吸收带在310~ 520 nm,800℃后光吸收带变得明显且伴随峰位蓝移.经1000℃退火后,Ni纳米颗粒被热分解的O氧化为NiO纳米颗粒,NiO纳米颗粒的光吸收带位于300 nm附近.

关键词: 离子注入 , Ni纳米颗粒 , 表面形貌 ,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银纳米颗粒-玻璃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

杨修春 , 李志会 , 李伟捷 , 杜天伦 , 黄文旵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7.06.009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制备出银纳米颗粒-硅酸盐玻璃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 分光光度计测量吸收光谱,利用Z-scan技术测量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的最佳温度范围为310℃-380℃,提高离子交换温度和熔盐中AgNO3浓度,延长离子交换时间,有利于在玻璃中引入更多的银离子.玻璃中引入的银离子浓度越高,高温热处理后玻璃中银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越大.含铁玻璃有利于银纳米颗粒的形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银纳米颗粒尺寸和颗粒体积分数增大,共振吸收峰红移.通过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优良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银纳米颗粒-硅酸盐玻璃复合材料,其在非等离子体共振区域的三阶非线性系数可达1.16×10-10esu,其中实部为-1.15×10-10esu,虚部为1.4×10-11esu.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离子交换 ,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 三阶非线性

影响贵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因素评述

杨修春 , 刘会欣 , 李玲玲 , 黄敏 , 赵建富

功能材料

贵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可调的共振吸收谱,被广泛用于光能传送器、近场扫描光学显微学、表面增强谱学、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等.系统地评述了颗粒尺寸、颗粒分布、颗粒形状、颗粒体积分数、颗粒组成和颗粒结构等因素对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性能的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等离子体共振吸收的物理实质和实现对等离子体共振频率的调控.

关键词: 贵金属 , 纳米颗粒 ,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 影响因素

金纳米颗粒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光谱检测头孢唑啉

李靖云 , 王燚 , 许佳丽 , 李原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31

根据金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引起的溶液颜色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检测头孢唑啉的色度分析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1~5.0 μmol/L,检测限为14 nmol/L.将该方法用于头孢唑啉钠粉针剂的分析,回收率在97.4%~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1%.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 头孢唑啉 , 氯化钠 ,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 色度法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