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镧铈镨钕稀土合金

普旭力 , 蔡继杰 , 王伟 , 潘忠厚 , 王鸿辉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0-7571.009372

样品采用硝酸溶解,加入氨水将待测物沉淀,用无灰滤纸过滤,滤渣经过灼烧后用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混合熔剂熔制成试料片,以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检测,实现了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镧铈镨钕稀土合金中镧、铈、镨、钕的含量.以高纯物质配制校准标样,并分别采用干扰系数法进行谱线重叠干扰校正和可变理论α影响系数法(COAL模式)进行基体效应校正.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进行考察,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2%,回收率介于98%~101%之间.对镧铈镨钕稀土合金实际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稀土合金 ,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熔融制样 , , , ,

CO毒化AB5型合金分形特征研究

桑革 , 涂铭旌 , 罗学建 , 闫康平 , 孙颖 , 武胜 , 李全安 , 陈云贵 , 唐定镶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1.015

研究了三种贮氢合金LaNi5、LaNi4.7Al0.3、MlNi4.5Al0.5被100×10-6CO毒化后的分形特征,求出这三种合金在含100×10-6CO的氢中循环,分维分别为0.2547、0.1709、0.0725.可以较好的解释合金被毒化的宏观现象.

关键词: 贮氢合金 , 稀土合金 , 分形 , 毒化

LiF-NaF-KF熔盐体系中Ce3+的电化学行为

田进鹏 , 胡月皎 , 朱鸿民 , 焦树强

电镀与涂饰

采用循环伏安法、开路计时电位法和方波伏安法,在含4.32×10-4 mol/cm3 CeF3的LiF-NaF-KF熔盐(温度873 K)中研究了Ce3+的阴极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e3+的阴极还原是一个一步电子得失的不可逆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在上述熔盐中,以Ni为阴极,采用恒电流密度145 mA/cm2电解12h,所得到的电沉积产物为Ce金属以及铈镍合金Ce2Ni7.

关键词: 熔盐 , , 电化学还原 , 稀土合金 , 电沉积

贮氢合金电极的表面分析

李全安 , 桑革 , 李建文 , 陈云贵 , 涂铭旌

功能材料

通过XRD、SEM、EPMA、XPS等方法对AB5型贮氢合金电极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0.4C充放电循环280次后,合金仍为CaCu5结构,但单胞体积和轴比c/a增大.在合金电极表面,Al的含量最高,且随层深增加而增大,最高处达89.3%(原子分数),并以A12O3的形式存在;La、Ni、Co均向表面富集,随层深增加含量迅速下降.La的含量最低,最大含量只有3.3%(原子分数),以La(OH)3、La2O3的形式存在.Co只在电极表面30.0nm存在.同时在合金表面发现有呈菊花状晶体的物质生成.

关键词: 储氢合金 , 金属氢化物电极 , 表面分析 , 稀土合金

稀土合金表面室温熔盐电沉积铝的研究

凌国平 , 李岩 , 张舟永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稀土合金为基体,探讨了在酸性的AlCl3-EMIC(2:1)室温熔盐中电沉积铝镀层的可能性,重点研究了稀土合金前处理工艺对镀层的影响.用SEM、EDS及XRD对电沉积前后的试样表面及界面进行了微观分析,用划格撕扯法对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室温熔盐电沉积的方法,在稀土合金表面电沉积Al镀层;且对稀土合金表面在煤油中进行前处理,可防止稀土氧化膜的产生,并能得到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铝镀层;在电流密度2A/dm2,沉积时间2500 s条件下,可得到颗粒大小约10μm、厚度17μm的纯铝层,电流效率接近100%.对稀土合金表面电沉积Al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稀土合金 , 室温熔盐 , 电沉积铝 , 前处理

多元低钴稀土基贮氢合金及其电极特性

李全安 , 桑革 , 李建文 , 陈云贵 , 唐定骧 , 涂铭旌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8

本文根据多元合金化原则设计了一系列电极用低钴AB5型贮氢合金.并对其组织、不同温度和不同倍率的电化学性能、P-C-T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多元合金化降低Co含量后,合金的放电容量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可明显改善其充放电循环稳定性,且各种合金在20℃时1C和0.2C的放电比率、0.2C充放电时40℃和20℃的放电比率均基本保持不变.低Co合金具有更低的平台压.

关键词: 低钴贮氢合金 , 金属氢化物电极 , 稀土合金 , 电化学性能

稀土对B319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吴国华 , 马春江 , 王叶双 , 朱燕萍 , 丁文江

金属学报

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能谱仪、图像分析仪、差分扫描量热仪(DSC)以及金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稀土(RE)对消失模铸造B319铝合金孔隙率、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铸件冷却速度为0.2℃/s的消失模铸造条件下,B319铝熔体中加入0.15%RE(质量分数),可以使Si相得到一定程度的变质.并可使消失模铸造铝件的孔隙率明显降低.这是消失模铸造慢冷条件下RE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随着RE加入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得以提高,当RE含量为0.15%时,相对于未加RE时的情况,σb和δ分别增加了14%和23.5%.当RE含量>0.15%时,出现富稀土的块状金属间化合物Ti2LaAl20,使合金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塑性降低.

关键词: 稀土合金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水溶液中电沉积非晶态Ni-RE-P(RE=Ce,Nd)稀土合金

王玲玲 , 唐黎明 , 黄桂芳 , 黄维清 , 彭军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报道了从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含量高于30%的Ni-RE-P(RE=Ce,Nd)合金,其中Ni-P,Ni-Ce-P及Ni-Nd-P合金镀层均为非晶态结构,玻璃化温度约为385℃;用DTA测定了3种合金的晶化活化能分别为:5233 kJ/mol. 574.4 kJ/mol,558.9 kJ/mol;利用二维Miedema坐标(△φ*和△n-1/3 ws)以及加入尺寸因素(△R/RA)构成的三维化学坐标分析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规律,探讨了实现稀土合金电沉积的途径,具体为:选择适当的络合剂、合适的电极材料及合适的共沉积元素.

关键词: 电沉积 , 稀土合金 , 非晶态 , 晶化动力学 , 非晶形成规律

2003-2004年金属磁性功能材料研究新进展

李国栋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5.05.010

本综述性论文开始写于1995年,其后每年撰写.本年综述的内容包含:(1)巨磁致伸缩材料;(2)巨磁电阻材料;(3)垂直磁记录材料;(4)石榴石型铁氧体磁光材料;(5)Sm-Co系稀土合金的结构和磁性.

关键词: 巨磁致伸缩 , 巨磁电阻 , 垂直磁记录 , 磁光材料 , 稀土合金

Dy和Al对Fe-Co合金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潘顺康 , 王啸坤 , 何崇康 , 周怀营 , 成丽春 , 谭秋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高真空电弧熔炼和高能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制备Dy-Fe-Co和Dy-Fe-Co-Al合金微粉,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镜分析方法(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合金粉的相结构、颗粒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Dy的添加,DyxFe90-xCo10(x=6,9,12)合金的吸收峰从低频向高频移动;在低频端,Dy6Fe84Co10合金的微波吸收性能优于其他合金,在d=1.8mm厚度下,其吸收峰出现在3.6 GHz处,峰值达到-6.7 dB;Al的适当添加可有效改善Fe-Co合金在低频端的微波吸收性能.在d=1.8mm厚度下,Dy12Fe70Co10Al8合金的吸收峰在5.4 GHz处,峰值达到-9.2dB,在3~6 GHz频率范围内其微波吸收性能优于Dy12Fe78Co10合金.

关键词: Fe-Co合金 , 微波吸收性能 , 高能球磨 , 稀土合金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