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国
,
崔崇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7.04.035
La1-xSrxCo1-yFeyO3-δ系(LSCF)钙钛矿结构复合氧化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是很好的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材料的候选材料.本文测试了制备出的La1-xSrxCo0.2Fe0.8O3-δ(x=0.1~0.5)系材料电导率并探讨了它们的离子导电、电子导电的微观机制,指出除了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外,还可能有以下几种机理共同作用:1)热激发引起Co3+离子的电荷歧化;2)高温下氧空位生成导致的离子补偿;3)Fe4+较Co4+优先进行电子补偿.
关键词:
离子电导
,
电子电导
,
小极化子
,
氧空位
,
电荷歧化
杨振萍
,
吴月浩
,
边清泉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3.002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多孔膜的亲电液性,增加其离子导电性能,采用辐射聚合甲氧基聚氧化乙烯丙烯酸酯对聚烯烃隔膜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的隔膜对高极性电解液具有良好的湿润性.由于对电解液更高的吸附作用,通过吸附更多的液态电解液,使膜更易传导锂离子.改性膜作为隔膜制备的碳/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不仅具有优良的容量保持性,也具有良好的倍率放电性能.
关键词:
改性膜
,
锂离子电池
,
离子电导
,
循环性能
王洪
,
杨驰
,
谢文峰
,
余刚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445
为改善聚烯烃微孔膜的耐热安全性,研究了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陶瓷聚烯烃复合隔膜ZrO2/SiO2/PP(聚丙烯).复合膜具有高度多孔性和良好液体电解液湿润性.由于高的毛细吸附作用,通过吸附液态电解液,膜很易传导锂离子.膜中ZrO2/SiO2的两性特征,将电解液中的酸性HF(氟化氢)消耗掉,而HF作为现在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液中的杂质是不可避免的.复合膜作为隔膜制备的碳/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不仅具有优良的容量保持性、高温安全性,也显示良好的倍率放电性.
关键词:
陶瓷聚烯烃隔膜
,
锂离子电池
,
离子电导
,
循环性能
杨昊
,
金绍维
,
麦熾良
,
李广
低温物理学报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MgO(100)单晶衬底上制备了Ce0.8Gd0.2O2-δ(CG0)系列薄膜,沉积温度与膜厚对CGD/MgO薄膜的微结构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分别被研究.X-ray衍射(2θ-ω线扫描,ω-摇摆曲线,(φ-扫描)测量显示,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CGO薄膜的微结构由多晶薄膜演变到外延膜.对沉积在730℃的CG0薄膜(510 nm)中较大的离子电导归因于薄膜中较小的晶界密度.对高质外延的CGO薄膜(沉积730℃),随着膜厚的减小,其快速减小的激活能及增大的离子电导可解释为CCAD/MgO界面平面的应变态和氧空位的无序分布所致.我们的结果表明,为获得高离子电导的CGO薄膜,最佳的沉积温度和膜厚是需要考虑的.
关键词:
CGO薄膜
,
结构表征
,
离子电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