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珩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10.010
天马山矿矿石属含砷高硫难选金矿石,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采用优先浮选金、次氯酸钙作氧化剂氧化浮选分离黄铁矿和毒砂、磁选分离磁黄铁矿和毒砂工艺流程,综合回收金、硫、砷,取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此工艺比较适合天马山矿石性质和该矿实际生产情况.
关键词:
金、砷、硫
,
毒砂
,
黄铁矿
,
磁黄铁矿
,
次氯酸钙
,
氧化抑制
,
浮选分离
,
磁选
李文娟
,
宋永胜
,
王琴琴
,
周桂英
,
屈伟
,
温建康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4.016
针对含磁黄铁矿的硫化铜矿石进行了电位调控浮选研究,主要考察了磨矿细度与矿物解离度和电位的关系、氧化钙用量(pH值)与电位的关系,电位与浮选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矿物单体解离度增加,但在磨矿细度为-74 μm占70%后增加不明显;随着磨矿细度增加,矿浆电位降低,黄铜矿在很宽的矿浆电位范围可浮性都很好,而铜粗精矿中磁黄铁矿含量随矿浆电位下降而减少,证明浮选指标除与矿物的单体解离度有关外,与磨矿矿浆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浮选指标受pH-矿浆电位-磨矿细度等参数的三维控制;溶解氧降低和二价铁离子形成是引起磨矿过程中电位减低的原因,其中以二价铁离子的形成影响为主;随着CaO用量增大,矿浆pH值升高,矿浆电位先升高后降低,当氧化钙用量为1000 ~2000 g·t-1,pH值为10.17~11.63,磨矿矿浆电位为-33 ~62 mV时,得到含铜18.61%,铜回收率91.02%的铜精矿.另外,通过循环伏安测试证明含磁黄铁矿硫化铜矿石的电位调控浮选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并通过自腐蚀行为测试和迦伐尼电偶测试证明磨矿过程中引起二价铁离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铁介质的氧化,且矿物-铁介质的迦伐尼电偶作用会加强铁介质腐蚀.
关键词:
电位调控
,
磁黄铁矿
,
硫化铜矿石
,
循环伏安测试
,
迦伐尼电偶
刘润清
,
孙伟
,
胡岳华
,
熊道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浮选实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脆硫锑铅矿、磁黄铁矿和铁闪锌矿在丁黄药作用下的浮选行为和巯基类小分子有机抑制剂(巯基乙酸、巯基乙醇)对三种矿物的抑制效果以及Cu2+离子对巯基化合物抑制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用丁黄药作捕收剂, 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在pH 2~10范围内都有良好的可浮性,铁闪锌矿在酸性条件下可浮性好,三者分离困难;在pH 6~8之间,采用巯基乙酸和巯基乙醇作抑制剂,脆硫锑铅矿与磁黄铁矿和铁闪锌矿的分离是可能的;但铜离子存在时,3种矿物之间的选择性分离是难以实现的. 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在抑制剂分子中有多种官能团如-SH、 -COOH、-OH等.丁黄药和抑制剂在矿物表面存在竞争吸附,有机抑制剂携带亲水基团,使得矿物表面更容易亲水,从而受到抑制.
关键词:
脆硫锑铅矿
,
磁黄铁矿
,
铁闪锌矿
,
巯基
,
有机抑制剂
,
选择性分离
邱廷省
,
何元卿
,
邱仙辉
,
艾光华
,
邓冲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5.012
某复杂硫化铜硫矿石因磁黄铁矿含量较高,含铜矿物与磁黄铁矿嵌布较紧密,并且铜硫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常规选矿工艺难以获得较理想选矿指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的选矿工艺及药剂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部分优先—铜硫混合浮选—混浮粗精矿再磨分离”,并将部分优先浮选铜精矿返回铜硫分离精二中进行载体浮选的工艺,可获得铜品位19.91%、回收率95.20%的铜精矿,该工艺能显著提高铜回收率.研究结果对该矿石的生产工艺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硫化铜矿
,
部分优先浮选
,
载体浮选
,
磁黄铁矿
魏存弟
,
刘宗秀
,
刘仲艳
,
李开宇
,
刘清波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8.002
磁黄铁矿是老柞山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矿区大量产出的为早成矿期的六方磁黄铁矿,生成于弱还原、弱酸性的环境中,形成温度约350℃±,其Fe空位较大,晶胞参数与标准值相比较,a0较大,c0则较小,热电系数值较小,且数值稳定;晚成矿期产出的磁黄铁矿较少,为六方磁黄铁矿与单斜磁黄铁矿的混合物,形成温度小于300℃.
关键词:
磁黄铁矿
,
老柞山金矿
,
标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