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对45/45、W6Mo5Cr4V2/45钢的超塑性扩散连接接头的室温力学性能、接头界面组织以及界面碳扩散等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在足够的预压力和良好的连接表面状态下,同种钢材的超塑性扩散连接接头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接头界面层可以完全消失;异种钢材的超塑性扩散连接接头界面仍清晰可见,界面是由冶金结合区、机械结合区及显微空隙等组成.
关键词:
超塑性扩散连接
,
接头质量
,
界面组织
,
碳扩散
杨林
,
余驰斌
,
鲍思前
,
丁贝
,
余冲
,
程剑
,
毛新平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2.017
表面脱碳是热轧板材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50CrV4钢在650~1 100℃温度范围内的脱碳特性及其对淬硬性的影响.根据扩散理论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增加,脱碳层深度增加,并且与保温时间的开方成正比;在1 000~1 100℃时,脱碳层有一个低谷;脱碳对钢的淬硬性有明显影响,随着脱碳层深度增加,钢的硬度降低.
关键词:
弹簧钢
,
热轧板
,
表面脱碳
,
碳扩散
,
淬硬性
闫世兴
,
董世运
,
徐滨士
,
王玉江
,
任维彬
,
方金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HT250铸铁基体上采用Nd∶YAG激光器制备了NiCuFeBSi合金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半熔化区、热影响区部位的碳元素扩散分布形式.结果表明,在熔覆层内部碳元素以细片石墨、固溶于NiCu固溶体内的C原子以及以CO气体形式存在;而在半熔化区碳元素则以与Fe形成的介稳定相Fe3C和微晶石墨球形式存在;在基体热影响区,碳原子从石墨内向周围扩散,在极大冷速作用下,碳原子大量过饱和固溶于针状马氏体组织内,且随着距结合界面距离的增加,马氏体含量逐渐降低,基体石墨熔解程度减弱,呈完整细片状.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碳扩散
,
灰铸铁
,
石墨
黄明亮
,
王来
,
亚生江
,
王富岗
,
于承志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9.002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X)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研究了珠光体钢/奥氏体钢(Cr5Mo/Cr21Ni12)异质焊头在高温时效和长期服役中元素C,Cr,Ni,Fe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时效时奥氏体钢中Cr,Ni原子向熔合界面方向扩散,Fe原子向相反的方向扩散;增碳层中析出碳化物M23C6的成分与时效时间无关:增碳层最高含碳量由析出碳化物的类型、成分及紧靠熔合界面奥氏体钢中的Cr含量决定.并建立了碳的扩散模型.
关键词:
Cr5Mo/Cr21Ni12
,
异质焊头
,
碳扩散
,
高温时效
陈育生
,
杜顺林
,
宁德宇
,
张竹明
钢铁研究
介绍了碳扩散对SUS304+ Q235B复合板卷轧制结合性能的影响.热轧过程中SUS304+Q235B不锈钢复合板卷基覆层间碳扩散,主要发生在卷取后较长时间的缓慢冷却过程中.结合界面碳元素的大量扩散,使界面不锈钢侧碳含量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在敏化温度下铬的碳化物析出,导致覆层侧不锈钢塑性降低和脆性增加.基层侧碳钢脱碳后,结合面基层侧的铁素体数量增加,塑性改善增强,使结合面附近基层与覆层的塑性变形能力差距增大,破坏基层与覆层间结合界面变形协调性,减弱结合面的结合强度.退火加速基覆层间碳的扩散,但固溶处理方式可以继续保持热轧态的基覆层间碳扩散的状况.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卷
,
碳扩散
,
热轧
,
退火
刘朝霞
,
佟铭明
,
黄成江
,
李殿中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4.09.007
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对低碳钢Q235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用电子探针分析了热变形试样微观组织中的碳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形变诱导铁素体晶粒中的碳含量明显过饱和.这表明在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过程中,碳没有发生明显的从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在高于奥氏体-铁素体平衡转变温度Ae3变形,变形存储能的作用最终降低了体系相变后的自由能,使得在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过程中,碳无需发生从铁素体向奥氏体的扩散.
关键词:
形变诱导铁索体相变
,
碳扩散
,
电子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