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碳含量对钢中碳化铌在奥氏体中固溶度积的影响

米永峰 , 曹建春 , 张正延 , 亓海全 , 周晓龙 , 雍岐龙

钢铁

以析出热力学为基础,同时考虑碳含量对碳和铌在奥氏体中活度的影响,对含铌高碳钢中碳化铌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积与碳含量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含铌高碳钢中碳化铌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积随碳含量的变化关系;利用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对碳的质量分数为0.75%的高碳钢进行了析出相定量分析。通过对比发现,推导得到的高碳钢中碳化铌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积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说明该公式可以用来研究高碳钢中碳化铌在奥氏体中的的沉淀析出规律。

关键词: 固溶度积 , 碳化铌 , 碳含量 , 活度

铁素体区形变对含铌微合金高强度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朱建雷 , 孙新军 , 雍岐龙 , 张家涛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铁素体区变形对含铌微合金高强度(HSLA)钢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最终变形在Ar3附近(840℃)时获得近等轴状铁素体+退化珠光体组织,最终变形在铁素体区(550~650℃)时获得部分拉长的多边形铁素体+弥散分布的退化珠光体组织。此外,铁素体区最终变形析出的NbC与晶界析出的Fe3C析出相更加细小且弥散。与高温下最终变形相比,铁素体区最终变形获得的组织显微硬度增量达30 HV。通过强化机理分析表明,位错强化与析出相Fe3C和NbC的沉淀强化作用是铁素体区变形组织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退化珠光体和渗碳体的细化对硬度的提高也有一定量的贡献。

关键词: 铁素体区变形 , 铁素体 , 退化珠光体 , 碳化铌 , 析出相强化 , 位错强化

等离子熔覆含亚微米碳化铌铁基耐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王智慧 , 赵雪飞 , 贺定勇 , 蒋建敏 , 赵秋颖 , 刘飞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7.013

采用等离子熔覆(PTA)在Q235钢上制备含亚微米碳化铌Fe-Cr-B-C-Nb熔覆层,通过改变合金成分,分别设计含超细碳化铌、含共晶硼化物、含超细碳化铌+共晶硼化物、含超细碳化铌+初生Fe2B硬质相的熔覆层,研究不同尺寸硬质相对Fe-Cr-B-C-Nb熔覆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与市售常用Fe-Cr-C耐磨材料对比.结果表明:细小硬质相有助于改善合金冲击变形能力,含亚微米碳化铌和共晶硼化物的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耐磨性为Fe-Cr-C耐磨材料的4倍多,且冲击变形能力优于Fe-Cr-C耐磨材料.

关键词: 碳化铌 , 等离子熔覆(PTA) , 亚微米 , 耐冲击性

超细晶WC-10Co-VC-NbC硬质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肖代红 , 贺跃辉 , 宋旼 , 申婷婷 , 欧小琴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球磨与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含VC与NbC的超细晶WC-10Co硬质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硬度及断裂韧性测试,研究了微量VC与NbC对超细晶WC-10Co硬质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VC与NbC,能明显提高基体合金的硬度与断裂韧性,降低硬质合金中WC晶粒的长大,WC的平均晶粒尺寸从673 nm降低至430 nm.同时也减少了烧结过程中Co3W3C相的形成.

关键词: 超细晶硬质合金 , 碳化钒 , 碳化铌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Nb对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显微组织和磨损性能的影响

董刚 , 严彪 , 邓琦林 , 余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激光熔覆在45#钢表面制备不同铌含量的镍基合金复合涂层.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等仪器分析涂层横断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铌改性的镍基合金复合涂层不仅含有γ-Ni树枝晶、枝晶间的共晶组织、CrB型硼化物,还含有大量的弥散分布NbC颗粒.Nb元素的添加,使镍基合金复合涂层中的碳化物以NbC颗粒和M<,23>C<,6>型碳化物形式析出,抑制了纯镍基合金涂层中粗大的M<,7>C<,3>型碳化物的大量析出.复合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相的转变改善了其耐磨损性能,并且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随着铌含量的提高而提高.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 碳化铌 , 镍基合金 , 耐磨

CSP变形过程中碳化铌析出的动力学模型

向嵩 , 刘国权 , 韩庆礼 , 王安东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7.03.006

本文在经典形核和长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变形过程中NbC析出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不同扩散速率原子的质量守恒、软撞击及毛细管效应,并假设碳化物主要在位错上析出,位错密度按照Atsuhiko模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发生软化行为的情况下,按照某实际CSP生产线生产工艺六道次变形后,Fe-0.046Nb-0.053C%(质量分数)钢的平均位错密度为3×1013m-2,开轧2 s后NbC开始析出.随着轧制过程的进行,NbC的最大半径逐渐增大,六道次轧制后最大半径为57 nm.随着轧制过程的进行、变形量的增大以及温度的降低,NbC的平均半径逐渐增大.轧制完成的瞬时钢中析出的NbC粒子的平均半径为27 nm,体积分数为0.0011%,后者远低于对应的平衡体积分数0.0496%.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薄板坯连铸连轧 , 碳化铌 , 析出 , 动力学模型

ICP-AES法测定碳化铌中杂质元素

蒋玉花 , 王培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16.06.008

用硝酸-氢氟酸在电热消解仪上溶解试样,采用碳化铌作为配制标准工作曲线的基体,用以消除基体对杂质元素的光谱干扰.在ICP-AES仪器上制作标准工作曲线并测量碳化铌中铁、硅、铝、锰、钛、钴、锡、铬、钙、钼、钨11个杂质元素.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4~4.8 μg/g,加标回收率为96.8%~106%,精密度RSD<10%.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和重现性好,适用于生产分析.

关键词: ICP-AES , 碳化铌 , 电热消解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