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
王西蕊
,
刘佳刚
,
汪大海
,
刘威
材料导报
以高铁酸盐作为阴极材料的超铁电池有具绿色环保、高能量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对高铁酸钾电池放电性能的研究动态,研究了高铁酸钡材料的稳定性.研究发现,高铁酸钾纯度和表面积、添加氧化锆、氧化银和更换阳极材料为膨化物都能使高铁酸钾电池的放电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分别添加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能明显提高高铁酸钡的稳定性.这两方面的研究已有突破性进展,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铁酸盐
,
硼化物
,
超铁电池
,
放电性能
,
稳定性
,
氧化锆
,
二氧化硅
,
二氧化钛
于志强
,
杨振国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7.02.014
采用自蔓延高温还原合成方法制备TiB2,TiB2-Al2O3和ZrB2-Al2O3陶瓷粉末.利用XRD,XPS,SEM以及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粉末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TiB2,ZrB2和Al2O3分别以主晶相的形式存在于所合成的各自粉体之中.相比之下,TiB2单相陶瓷粉末颗粒分布较宽.由于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温度很高,部分颗粒形成团聚,宏观上使颗粒的平均粒径变大(>5μm);而TiB2-Al2O3和ZrB2-Al2O3复合陶瓷粉末,因合成过程中Al2O3的形成,使得颗粒粒度分布明显变窄,分布均匀,颗粒尺寸也相应减小.分析认为这主要与复合粉末合成过程中,不同颗粒间形成良好结合的界面有关.
关键词:
硼化物
,
陶瓷粉末
,
自蔓延高温还原合成
,
组织
,
表征
尤显卿
,
宋雪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6.03.027
采用粉末渗硼法,对三种WC含量不同的WC/钢复合材料进行渗硼处理.利用SEM、XRD及自制的黑白图片伪彩色处理仪等方法对渗硼层的组织结构、硬度分布、渗硼层厚度及渗硼层内裂纹萌生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WC含量及分布状况对硼化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渗硼后,材料表面可获得高硬度FeB+Fe2B的渗硼层,且随WC含量的增加,Fe2B含量相对增加.在渗硼过程中,WC颗粒对硼化物的生长起阻碍作用,而且含量愈多,阻碍作用愈大,渗硼层愈浅.当WC颗粒的分布方向与渗硼方向平行时,对硼化物生长的阻碍作用最小,渗硼层厚且致密,且在冷却时不易产生裂纹;当WC颗粒的分布方向与渗硼方向垂直时,对硼化物的生长阻碍作用最大,获得的渗硼层较浅,并且在渗层中出现明显的疏松区;当WC粒子呈无序分布,对硼化物的生长阻碍作用介于上面两者之间.硼化物生长时,遇到大颗粒WC其尖端变钝并停止生长;遇到小颗粒WC可以"吞食".
关键词:
WC/钢复合材料
,
WC粒子
,
渗硼
,
硼化物
尹士科
,
王勇
,
谷野满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有效地利用钢中微量硼的强韧化作用,采用α粒子径迹法和电子显微镜对硼化物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固溶处理后水冷甚至冰盐水冷却时都观察到奥氏体晶界上有硼化物Fe23(CB)6析出;当冷速为20℃/s时,除了晶界有Fe23(CB)6析出外,晶内也有Fe23(CB)6析出。经固溶处理后水冷的试样再在850℃恒温处理时,主要析出物是BN,它以MnS为核心在其周围析出,呈MnS+BN复合体形态。
关键词:
硼化物
,
析出
,
冷却过程
,
恒温处理
刘仲礼
,
李言祥
,
陈祥
材料导报
白口铸铁的合金化主宰了其发展进程.介绍了硼合金化白口铸铁的研究状况,主要阐述了硼对以碳化物为耐磨相和以硼化物为耐磨相的白口铸铁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硼不改变以碳化物为耐磨相的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形态,但能提高碳化物硬度和基体的淬透性,对韧性没有明显改善.以硼化物为耐磨相的白口铸铁组织中含有硬的硼化物耐磨相和强韧的马氏体基体,具有良好的硬度和韧性组合,是一类非常具有前途的新型白口铸铁.
关键词:
白口铸铁
,
硼
,
碳化物
,
硼化物
龚建勋
,
肖逸锋
,
马蓦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4.019
采用药芯焊丝埋弧堆焊方法制备含有0.1~1.0 C,4~13 Cr,2.5~3.2 V,2.2~3.8 B(质量分数/硼合金.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其显微组织及硼化物分布形貌.结果表明:显微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M2B+M3(B,C)+V2C等组成,其初生M2B相的数量随硼含量而改变.此外,考察碳含量对高硼堆焊合金硬度及耐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高硼堆焊合金硬度HRC高达66.5,耐磨性优良,随着碳含量增加,硬度和相对耐磨性ε先升高,然后下降,其磨损机制从磨粒的显微切削逐渐转变为微观断裂和显微切削共存.
关键词:
过共晶
,
高硼
,
硼化物
,
耐磨粒磨损
,
显微组织
刘谨
,
黎振华
,
岑启宏
,
刘静
,
刘美红
,
周荣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过共晶Fe-C-B合金凝固组织初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影响过共晶Fe-C-B合金中初生硼化物的形核过程,提高硼化物晶核的形成温度,使过共晶Fe-C-B合金中的初生硼化物提前形核,细化初生硼化物,但不能明显增加硼化物晶核数.在相同的热历程下,脉冲电流不改变试样凝固组织物相组成.
关键词:
过共晶Fe-C-B合金
,
脉冲电流
,
硼化物
,
形貌
王智慧
,
万国力
,
贺定勇
,
蒋建敏
,
崔丽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9.010
采用药芯焊丝气体保护堆焊方法制备Fe-Cr-B-C堆焊合金,利用金相、SEM、XRD等方法,分析了不同硼含量对堆焊合金组织及硼化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Fe-12Cr-xB-0.1C合金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奥氏体+(Fe,Cr)2B+ (Fe,Cr)23(B,C)6组成.当硼含量<3%(质量分数,下同)时,随着硼含量增加,硼化物形态逐渐由断续网状转变为网状;当硼含量≥3%时,随着硼含量增加,初生块状(Fe,Cr)2B数量逐渐增加,其尺寸和分布更均匀,硼化物主要呈块状、条状、鱼骨状、蜂窝状及菊花状分布.初晶(Fe,Cr)2B近似呈四边形柱状体,趋向垂直于堆焊层表面生长.当硼含量≤4%时,硼的增加能显著提高Fe-Cr-B-C堆焊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性.
关键词:
堆焊合金
,
显微组织
,
硼
,
硼化物
,
磨粒磨损
田成海
,
李惠琪
,
迟静
,
许慧
,
陆峰
,
柴禄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等离子表面熔覆技术,在Q235基体钢板上熔覆无硼以及含硼(其它粉末成分不变)的铁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EMPA)、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硼粉末熔覆涂层含有(Fe,Cr)7(C,B)3等硼化物相,含量比无硼粉末涂层的(Fe,Cr)7C3等碳化物相含量明显增多;并且产生了大量的共晶硼化物FeB以及少量的Fe2B,均匀弥散的分布在涂层中;在α-Fe中也有间隙固溶的硼;且随着粉末成分含硼量的增加,(Fe,Cr)7(C,B)3硼化物相含量增多,熔覆涂层的平均和最高显微硬度值也相应增加。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
晶格畸变
,
硼化物
,
共晶组织